说来惭愧,活了这么久,都还不会做自己的生活计划,或者说从来没有做过吧。
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没有做过,所以不会做。像是工作计划,之前自己也做的不够详细,但是创业一年多以来,慢慢的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甚至年度计划都有再做,并且也都有落实执行。
但在生活上,却总是懒散的多,往往就是几件事的清单,而且就算是这么简单的计划,很多时候也没有执行好。
我想来想去觉得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总感觉按照计划的休息,就不算是休息,要那种放飞自我的休息,才算是休息。
但这个其实已经在认知上已经转变过来了,特别是得知一些商业大佬的休息方式,居然是上课的时候,我进一步加强了对休息的认知,即并不是非要刷刷手机看看剧,人生才能健康的走下去。
只要你在换着脑袋做事,也能高效的活好这一生。
不过认知的改变,并不能带来心态的改变,所以还是会经常出现那种必须要刷刷手机看看剧的心态
但我相信,随着认知的不断加强,这个迟早会改变过来。
第二个是对自己的生活不够重视。像是工作,我就会想事情不能单独的做,要有计划的做,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才能做成一件大事,所以会非常注重工作的安排。
但对生活就不一样了,总是这里搞一下,哪里搞一下,只要随性的把时间花掉了好像就是休息了,人生也就圆满了。
可这样的结果是,长期下来自己并没有积累出什么能力,从而导致一阵空虚。
这种空虚来源于无意义感,这种无意义感,来源于无任何成就,这种无成就,来源于自己没有执行一系列的行动,而之所以没有执行,就是因为压根就没有做。
所以要想获得长期的幸福,你就的生活的有意义,而对于意义的层层分析,你就的有一系列的行动。
当然,在一开始可能很难做出长期的计划,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从天开始,比如就从明天的周六开始。
首先看一下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哪些,我大致列一下:
做一个麻辣香锅,包含买菜大概2个小时
看完《详谈》,2个小时
写一篇文章,2个小时
看一下产业报告,2个小时
整理下前十的电商公司,2个小时
看下电影,2个小时
去游个泳,2个小时
打扫卫生,1个小时
……
好吧,在列下去就搞不完了,这里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15个小时,再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以及各个事件的交接时间,肯定会超过这个时间,所以这些能够完成个百分之八十就很好了。
接着就是把这些事放在一天的时间中,让自己大概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嗯,预计七点起床,洗漱完打扫下卫生,大概八点半出发去买个菜,9点半前回来,然后开始写文章,写到11点半,然后开始做菜,1点前吃完饭,看半小时书后休息下,下午2点到4点看下产业报告,4点之后去游个泳,6点回来,做个饭,然后7点开始整理下前十的电商公司,9点的时候开始看书,到10点半开始洗漱,然后11点开始睡觉。
好吧,很完美的流程,就是我看电影的时间为啥没有了?那看来这个计划整的太满了,也注定实现不了,我想我至少要砍掉两个项目,在空处4个小时来,才能算是休息日。
不过,有这个心理预期就好了,先按照这个来吧。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