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爱”的误区,用“爱”点亮人生

2013年,伊能静在网上晒出一张头发凌乱,双眼迷离的照片,并问自己:“因为爱受伤,所以不爱就不会受伤了。然后就变成了爱无能,这样好吗?”当时的伊能静,被情所困。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伊能静不仅治愈了自己的“爱无能”,还勇敢地和小自己很多岁的秦昊牵手,在2016年生下了可爱的小米粒。现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经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伊能静的眼神里,总是闪耀着幸福小女人的光芒。

幸福的小女人伊能静

可是,现在这个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勇敢地突破自己的“爱无能”,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呢?这除了勇气,还需要智慧。太多的人已经开始拒绝“爱”,宁可一个人的寂寞,也不要两个人的狂欢;也有许多人被别人用“爱”的名义绑架,感觉透不过气;还有一些人被“爱”折磨得痛不欲生,甚至反目成仇……

这些,都是“爱无能”的表现。昨天与大家分享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所提到的自律四大原则,许多人都给我留言说要做到自律,太难了!

确实,如果机械式地为了自律而自律,是没办法做到的,作者派克找到了自律背后的原动力,那就是——爱!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做到自律,来源于他内心充满了爱!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书中关于如何走出爱的误区,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的这一部分内容,帮助大家摆脱“爱无能”,迎来幸福的春天。

陷入情网是爱吗?

一对单身男女青年一见钟情,互诉衷肠后,感觉找到了知音,感情迅速升温,双双陷入情网。这样的感情是爱吗?在激情火热的时候,所有的缺点都被掩藏起来,此时的爱,只是“爱”这一神奇布局中的一部分。当激情褪去,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的不足,还能够相互欣赏,此时的爱才算落到实处。所以,陷入情网不是爱!

依赖是爱吗?

在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2》这本书中,针对依赖性的爱有这样一段描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心甘情愿成为别人的累赘,往往会陷入深深的自卑和抑郁。但有趣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却有很多人“愿意”让别人成为自己的累赘。他们不辞辛苦,想方设法让别人依赖自己,从别人的依赖中,他们能获得极大的满足。虽然这些心理和行为很像“爱”但却不是爱,而是恶。

所以,依赖也不是爱!爱,既是彼此亲密,也是彼此独立;既是彼此欣赏,也是共同进步。

自我牺牲是爱吗?

这样的爱特别容易出现在父母身上,为了孩子无条件地给予和支持,结果还是会抱怨说:“养了个白眼狼!”其实,这样的“爱”,表面上看起来是无私的,但是自我牺牲的背后,是本着一些道德上的需求,甚至是为了能够让对方成为自己生命的延伸,完成自己没办法完成的一些目标。比如希望孩子长大考重点大学,希望孩子去掉自己认为非常理想的单位。所以,自我牺牲也不是爱!

既然派克告诉大家,以上三种都不是爱。那什么是真正的爱呢?爱:永远是追求心智的成熟,不论是自己还是你爱的人。以上三种爱当中,都带有一些心智不成熟的依赖或者期望,所以,这样的“爱”非常容易让自己受伤,或者让对方感受到压力,而不是感受到爱!如何能够真正做到“爱”,享受“爱”,并给予“爱”呢?

爱是一种关注的艺术。

关注,也是我们常说的保持同理心。无论是对孩子,还是伴侣,还是父母,当我们和对方说话的时候,不是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能够做到全身心去倾听,他们就会感受到你的爱,他们会认为:“我在你的眼里原来是如此出色呢。”这样一来,他们也会反过来更愿意倾听你的话,给予到你最大的尊重。

爱不是一种缥缈的感觉,而是真正地付出。

每个人能够付出的爱是有限的,所以,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如果真的爱对方,就要全身心地为对方着想,考虑到能够付出一些对方需要的帮助。这样的付出,不是日常口头上的嘘寒问暖,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付出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爱,是要承担独立的风险。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各种风险,爱也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本书作者派克在他13岁时曾经进入到常春藤名校就读,这对许多家庭来说,是多么荣耀的事啊!但在这所明星学校里,他非常痛苦,抑郁了两年后,他选择了勇敢地退学,住进了精神病院。

他的父母曾经这样和他说:“派克,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有价值的人。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努力,而且敢于冒险,我们始终都会支持你、爱你!”所以,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盏明灯,一直照亮他前行的方向,让他拥有力量去选择自己的决定!

所以,后来派克经过自己一次次勇敢地选择,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从事了自己热爱的心理治疗事业,并且成就了这本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经典《少有人走的路》。

爱,就要敢于做出承诺。

“爱无能”最大的表现就是不敢对所爱的人承诺,总是担心自己承诺了万一做不到,这不是伤了对方的心吗?殊不知,没有任何承诺的恋爱就像耍流氓,在真正在乎感情的女孩子心里,这是最大的伤害。在关系中给予强烈的承诺,会给对方带来深深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一切的底层,正是真诚的爱。

爱,要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儿子上高一的时候,从学校打电话给我,说想休学,称自己得了抑郁症。我完全不相信,认为孩子一定是想去玩游戏而找的借口。但是后来,我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允许他时不时休息。

在陪伴他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会了真正去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此时我才明白,确实,我平时嘴里的认可,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延伸。当然,对中国父母来说,望子成龙是非常正常的心态,所以,要想做到真正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确实是需要学习的。如果孩子如您所愿,品学兼优,提点正常小要求,父母认可并支持,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如果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忽然和你说,妈妈,我不准备上学了,我要去做电竞赛手!作为家长的你,会同意吗?

这一课,是孩子给我上的,事实证明,只有无条件地尊重和支持他,并愿意去和他一起承担有可能失败的风险,这样的过程,让我们双方都得到了成长,现在的我们,都更爱对方了!

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分享:陷入情网不是爱!依赖不是爱!自我牺牲也不是爱!这是关于爱的三大认知误区,告诉了我们容易在“爱”中受伤的原因,正是因为伤了又伤,所以慢慢变成了“爱无能”。但是,作者同时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告诉了我们,爱的五个要点是:一,爱是关注;二,爱是付出;三,爱是承担风险;四,爱是承诺;五,爱是尊重!

这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许多家庭通过这本书改善了家庭关系。也有许多人通过这本书打开了心结,摆脱了“爱无能”,找到了所爱的人。只要掌握了爱的五大要点,学会慢慢去爱,不断去践行。就能很好地调理好与身边人的关系,这个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带着所爱的人一起来学习,大家一起来“爱”,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可爱,感情就会变得越来越甜蜜,事业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顺利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