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了。吃饭不再成为期盼的年味儿,但是苦思冥想怎么过年的时候,还是只有回归儿时的感觉才是年味儿。
昨天是除夕,惯例中午的饭菜应当是一年最丰盛的午餐。但是,因为孩子们在国外工作,中午餐就剩我们两口子,怎么过出年味儿怎么办?
自从过了腊八,夫人就设计过年的安排,鉴于疫情影响,和四个姐姐家的大聚会,取消了。居家过年成为现实。
这些天,夫人从衣食住行想,今年我是本命年,红袜子、红裤带、红色秋衣秋裤,早早准备好了。
住的安排,原来是想在乡下老家过年的,但是因为人少,再加上过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房子和大院子里,出来进去的人员少,更是缺乏过年的人气和气氛。还是改在城里居家过年了。
行的安排,曾经想去海南买的房过年,但是疫情影响,出京和远行往返的麻烦,还是放弃了。决定在京城的景点玩吧,北海公园、什刹海、颐和园、天坛、地坛等。
最后吃的安排最纠结了,两个人的过年最怕凑合,也最怕太讲究。疫情影响又不愿意到外边餐厅用餐,感觉两难了。
我说,这样,就照着儿时的过年梦想,过年时候味道去琢磨琢磨。我给夫人列个单子。
一要吃豆馅粘饽饽,二要有一碗豆豉蒸五花肉,三要有炸嘎吱盒蘸蒜汁,四要有神丹稻糠裹松花蛋,五要有四川腊肉炒蒜苗,六要有炸豆腐炖白菜,七要有炖酥带鱼,八要有酱肘花,最后要有鸡蛋炒青韭菜。主食长粒香大米饭、糖三角、花卷。
以上所列,都是我在儿时过年的梦想,年味儿十足的情怀追忆。不要什么龙虾、黄花鱼、牛羊肉之类的。每样来一份,菜量够两个人的就行。
以上要求夫人有些为难,我主动负责备料,有些炖的肉、主食加工提前做好。
小年过后,我兴致勃勃的准备着,冰箱里满满的,小阳台菜篮子满满的,米面粮油调料齐全了。
喜欢的品鉴纯粮二锅头酒,长城解百纳干红、喜力啤酒堆放到厨房阳台小库房里堆积满满的。
“你看,太多了,太讲究了吧,够两个月的储备粮,油肉蛋菜够三五个月了。”
“过年嘛,丰盛些,加上疫情影响,不确定因素太多,有备无患嘛。”我解释着。心里有些感到人口少,确实是多了。
除夕来到,上午按着菜单,在厨房忙碌着,两个人的沸反盈天的热闹起来,中午十二点,肚子确实是食欲大开,正式开饭了。
八种菜量都不大,味道不错,儿时的梦想,一道一道菜,摆上来。
白酒的感觉,还是像儿时借着父亲的酒盅,轻轻的抿了两口,辣味充满唇齿之间,喝到肚子里,似乎五脏六腑有些火火的沸腾一般。
换成啤酒,好久的味蕾习惯,松花蛋蘸蒜汁和姜汁加腊八醋和生抽加香油调好的三合油。伴着啤酒口感有化学反应一般的回味无穷。
嘎吱盒蘸蒜汁,大口放入口中,一口酥脆加蒜汁的融合在一起,脆脆加香油的弥漫上来,也是谁也无法形容的感觉。
一道一道的品味当年的生活中梦寐以求的美食感觉,如今似乎又是升华了。吃的感觉美才是最好的状态。
“仓廪实才能知礼节,衣食足才能知荣辱”,真的是最基本的道理,生活中的美首先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才有精神愉悦和诗和远方,才能有星辰大海不惑之旅。
今天舞文弄墨也好,吟诗作对也罢。如果还在为生计奔波劳碌,还在为明天的日子发愁,怎么谈的上幸福指数高,怎么海阔天空的畅聊开怀大笑?
餐桌上,品酒畅想未来,也许还有困难的坎坷路,但是因为手里有粮,未雨绸缪早些盘算,没有过不去的河,没有爬不过去的山。
是的,人生的意义要有奋斗,也要有港湾的宁静,要有风雨前行,也要有花前月下的浪漫。
吃着,喝着,不知不觉进入微醺状态,直抒胸臆的哼唱着罗大佑的《童年》、《恋曲1990》等回味无穷的老歌,昏昏的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