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现代教育”理念

      为什么曾国藩不给子孙留遗产?

      他说:如果后代有能力,不给他们留遗产,他们也能凭本事生活的很好。如果后代不争气,你多给他们留一分钱,他就会多造一份孽,败坏家族的名声。

      在传统时代,很多历史人物的人生往往都有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在自己身后,家族迅速衰落。可是曾氏家族却能持续发展,人才辈出,这不得不说与曾国藩的家训和家教有关。他的儿子曾纪泽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之一,通过谈判 成功从沙俄手中收回伊犁周边的大部分土地。

    从曾纪泽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也有吻合之处。其一,不为功利读书。曾国藩认为科举一事“误人太深”,并不主张曾纪泽学八股文,不愿子孙做大官,而是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也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胸怀,不为眼前功利而蒙蔽本心。

      其二,主张“快乐学习”。曾国藩认为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不把读书当做敲门砖,他让孩子自由读书,若是读书苦闷则可不读,有时也会适当减少学业任务。在这样宽松的读书环境之下,孩子自会享受到纯粹的读书之乐,有了兴趣,不就是最好的老师,曾纪泽自学英语,无师自通,不也要归功于“快乐学习”,当然也要靠他的持久毅力,在家丁忧三年,专注学习而成。

  其三,赏识教育,及时表扬。曾国藩是让孩子在鼓励和肯定中成长的,传统的旧式家长都是在打压、训斥和责骂中教育孩子,我们从曾国藩的家书中多处可见夸赞的语言,他经常夸赞曾纪泽诗作的好,天赋高,当然曾纪泽也确实聪颖,有极高天赋,可是曾国藩却懂得因势利导,正面教育孩子,让孩子的自信和快乐中成长。

      其四,平等公正,榜样教育。曾国藩对待孩子公允公正,不会以一家之主的权威压人,更不怕在孩子面前“丢人”,不惜以自己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跟孩子提及自己因向咸丰要官不成而在家恼羞成怒,殃及家人,有失风度的往事,鼓励儿子一定要超越自己,切勿小肚鸡肠,要有大气量,大格局,事实证明曾纪泽确实也做到了。

    其五,实践出真知。曾国藩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孩子,并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真问题。曾国藩很早安排曾纪泽主持家政,处理家庭一切大小事务,对于这样的大家族而言,如同治理一个小国,人情世故,家长里短,事无巨细,对他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磨砺和考验。除了主持家事,曾国藩也把曾纪泽放在身边,做自己的私人助理 处理各种军事政务,长期的耳濡目染军事和政治谋略 ,以及在实践中锻炼才干,从而使得曾纪泽迅速成长。

      曾氏家风成就后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