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去公园观赏桂花,果不其然,洙水河公园的金桂、银桂都已盛开。因为带着口罩,对桂花的嗅觉迟钝了些,可离近依然清香浓郁,沁人心脾。好幸福的感觉,旁边有位女士一直徘徊陶醉在大片的桂花之中,不忍离去。
闻着花香,突然隐隐听到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很好奇,于是寻着读书声,往前走,来到公园一处走廊前,十几名小学生,还有几名家长,不知有没有老师,这些孩子,按坐序,轮流读书中内容。
于是把车交给爱人,自己也坐到最边上小男孩的旁边,看他读书。到这小男孩读时,自己也跟着他读了三小段: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小男孩的声音很洪亮,咬字也很清晰,很不错。看孩子的读本都带着拼音,看来是一群小学生。该东边一位小女孩读时,孩子有点胆怯,声音很低,领读的没有气势,读的有点磕磕啪啪的。但已经大人朗读,就整齐不上。
最近经常见一些学生在公园集体晨读。这种形式不错。一个人可能很难行成习惯,也不好意思大声朗读。但大家一起读,读同一部书,就好的多。并且大家轮流领读,每一个人都是领读者,提高了大家的朗读积极性。
这种倡导活动,值得推广,很多孩子不愿自己读书,张不开嘴。通过这种集体方式,提高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共度经典。虽然这些孩子不见得明白书中的含义,但这又何方。关键是通过读书这种形式,让孩子养成习惯。小时读过的书,即便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会内化于心,就知道诗词的意义。
记得小时整天背书歌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们遇到难事,往往这段话浮于脑际慢慢知道,原来说的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由此可见,小时朗读的书,会永远铭刻在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