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班集体和班级共同体
——读《中国班级的三重“复调性”》有感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南门小学 陈娥
写在前面:
这篇读后感在七月初开始着手写,可是用是找不到切入点。于是暂时搁置,在头脑里思考如何去写。
我首先看了下面的注释,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班主任 德育科研现状与问题研究”成果。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看到题目中的“复调性”,我首先想到的是“单调性”。但具体指什么,我第一次他听说,或者是读到这个词语。于是只得借助百度。我首先查阅的是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但是发现是关于小说的。我又重新直接查阅“复调理论”,是这样表述的:复调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他借用了音乐学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音乐中的“复调”我并不知道,但“多声部”是 知道的。巴赫金指出的是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继续查阅,在“吴伯天全维思维的博客”中看到题为《复调理论概念探源——巴赫金复调理论质疑及补充》中指出:其复调的理论根基在于小说的对话性。然而巴赫金实际暗中置换了一个关键概念,即真正的作为音乐术语的复调其立足根基在于音乐的“对位”而非“对话”。也就是说“复调”有“对位式”和“对话式”两种类型。
我暂且称作者为吴老师,他说,要探究这两类复调模式之前首先要从根源上明晰复调的概念界定。这两类复调都取自音乐学上的术语——“复调音乐”。根据新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的解释,复调这一术语最初在古希腊语中的含义为“由许多声音组成” ,而将它作为专门的音乐术语,最早是用来指“多声部的音乐”。《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将复调定义为“几个同时发生的人声或器乐声对位性的结合在一起的音乐,与单声部音乐和主调音乐相反” 。追溯到复调的源头,即音乐学的本义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复调是一种与主调相对、与单身音乐相区别的概念,是一种建立在横向思维基础之上、运用对位技术手法来创作的多声音乐作曲风格。也即,作为复调技术基础的是对位,而非对话。
卢教授借助了这种“复调性”来谈论中国班级的三重“复调性”,又指的哪三重呢?从关键词中可以知道卢教授指的是“班”“班集体”和“班级共同体“这三者之间具有“复调”性。
从摘要和引子中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班级性质的。作者指出认识班级的性质,不仅是 一种事实研究,同时也是对班级的一种“赋值”,即强调班级的价值所在。
作者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中国班级的“三重”复调性“,现将本文脉络梳理如下:
一、讨论的前提:既有研究的反思
二、认识的重构:从“单调”到“复调”
(一)第一重:班
(二)第二重:班集体
(三 )第三重:班级共同体
1. 区分出班、班集体和班级共同体三种不同的对象。
2. 班、班集体、班级共同体三者“既不相融合也不相分割”。
3. 班、班集体、班级共同体作为三个独立的概念和实体,在班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互动和对话,使得中国班级的每个时间的横断面各不相同,共同建构了中国班级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教育意义的无限丰富性。
三、模式的新生:导向“共同体”的愿景
1. 在班、班集体、班级共同体三者中,班级共同体处于更高的维度上,更复杂,也更具“包容性”、稳定性和延续性。
(1)班级共同体首先是 一个学习共同体。
(2)班级是一个生活共同体。
(3)班级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2. 从班到班集体,再到班级共同体的演进,也体现了一种“反制度化”的追求。
(1)它通过将对象嵌入制度网络中而形式上实现人对对象的“征服”。
(2)随着制度化的对象越来越多,反而将人囿于制度的罗网之中。
读完全文,让我对班、班集体和班级共同体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我们通常说我们是哪个班,那就应该单纯指一个数字代号了。如我的四三班。即使现在很多学校开始尝试让学生为班级取名,比如我的班级取名“星馨班”,那这个“星馨班”也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是用来区别我的班级与其他班级而已。
而班集体,我的理解是,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构建的一种集体生活。如果再扩大了说,就是由班主任和学生一起构建的班集体。我的理解对不对呢?我查阅了百度,是这样解释的:班集体是以教学班为单位,按集体主义原则组建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具有四大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目标根据社会总目标以及学校总的要求制定,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团结的基础;(2)社会影响筛选功能,通过舆论、活动等对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如大众传播、家庭、友伴等)进行筛选,取其有利于班集体发展的因素,抵制不良影响;(3)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整合功能,能把各种教育力量整合起来,使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最优化状态;(4)熔炉功能,充分运用自身机制(团结互助、模仿竞赛、期望、角色与情感生活等),使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能力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从这个概念来,我对这个“班集体”的概念还是模模糊糊的。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班集体首先是按照集体主义原则组建起来的。第二,班集体有四种功能,分别是目标导向功能、社会影响筛选功能、教育整合功能和熔炉功能 。我继续查阅,得知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我们都知道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也就是说当我们分到某个班级后,就需要进行班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的班集体,也可以说是班风。我们通常喜欢把班风的好坏与班主任的风格或能力划等号。比如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其实能力非常强,但或许是心态好,对学生的要求太低,导致了班风不正。还有一个同事,可能是能力问题 ,导致 班风也比较差。班风差了学风也自然很淡。
当然班集体建设有一个发展的阶段。从其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
一、组建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
二、形核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里不仅爱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三、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勤奋学习,各项活动表现良好。
四、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五、形成培养: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
如何组建一个班级体呢?或者说如何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百度上认为首先要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其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再次,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然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最后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但是个人看法,在民主社会里,而且是现在流行的班集体建设,更注重“人人都是班集体的主角”,不存在有核心成员了。对于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和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这两个方面,是可以融合的。我们可以在开学初期让全班学生一起制定班规,这样全班学生自己制定的规矩更容易 让他们接受。
我工作28年,说实话,对班集体的建设也是近十年,更严格的说是近五年的事情。对于班名,开始总觉得孩子还小,对他们的创新表示怀疑,所以都是我个人包办的。但看了很多书 之后,发现我的这个想法是错的。不管班名是否好听,只要有意义即可。而且这班名是学生取的,给学生的自信、成就感更强,对班集体建设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对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我所在的县城,好像只有我们班级开展 了这样的活动。但是相比李家成教授中的很多老师来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已经成了班级常态。正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班集体更具凝聚力,更能营造良好的班风。
当然,时代在变,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中,不一定 就非要墨守成规,按照百度上说的去做,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班集体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 或许我们的班集体形成过程会跨越某个阶段,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构建我们的班集体生态圈,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共同体,是近几年流行的词语。比如一个学校,班级是一个共同体;教师是一个共同体;一个教研组也可以说是一个共同体。现在,民间也出现了很多学习共同体。但是从我所看的书中,对“共同体”这 一概念,有了 这样的理解:首先来说,共同体表面上看是很多人在 一起,但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否则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
按照这个标准,班级共同体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因为班级在形成之初,师生一起建设班级文化生态。作者认为班级共同体是同属一班的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共同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一个亲密的集合体。“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共同体赖以生成的基本要素。那么我也可以说,这 三个要素中,缺少一个都不能把班级叫做班级共同体。比如有的班级有共同目标,但是有的同学在班级没有归属感。
了解了班级、班集体和班级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让我们对中国的班级的“复调性”有了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