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当父母出门进货,姥爷就来照顾我和弟弟,姥爷很和善,每次姥爷蒸馒头,包水饺的时候,他把面团从面盆里甩到案板上以后,就扭过头来,笑眯眯地冲着我和弟弟:“玩吧?”
“玩!”我俩放下手中的东西,异口同声地说,然后一溜烟地跑过去。姥爷拧下两个小面团,给我们一人手里递一个。于是这柔软的面团就变成各种各样的小东西,等我有了儿女之后,看见他们玩橡皮泥,总感觉自己小时候也玩过类似的东西,后来想起来,是面团。
我们再大一点的时候,姥爷就让我们洗干净手,和他一起用面团做小刺猬、小乌龟等小动物,每每看着自己的“艺术品”被放进笼屉,总感觉等待的时间太漫长。
女儿几岁的时候,看见我和婆婆包水饺,也过来掺和,被婆婆呵斥,我也曾偷偷的递给她小面团。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包水饺,儿子刚看见一大块面团出现在了案板上,就扑上来:“妈妈,我帮你们。”
“好啊!你想做什么?”
“我擀皮。”
“那你好好洗洗手,再拿一个擀面杖,咱俩一起擀。”
儿子转身去厨房的空,我妈说,你怎么这么惯孩子?
“他想试试就让他试试吧,大不了他做的我们俩吃。”我也不想让老太太不高兴,但是阻止儿子又太残忍。
就这样,儿子擀了几个皮,虽然中间薄,边上厚,但是成型了。这时候小家伙有些烦了,从大面团上揪下拳头大小的面团。又开始新的摆弄。说要把这面使劲揉,揉得特别有劲了,烙饼吃。
我爸坐在一边看不下去了,对我说,没见过你这样惯孩子的。
我说浪费不了,最后俺娘俩儿把这面吃了。
我爸一直在一旁嘟囔我不给儿子立规矩。我当时心里也不是滋味,一边是生我的人,一边是我生的人,我不想打消儿子探索世界的积极性,也不想让老爸不开心。所以后来我选择沉默。
这一幕是否似曾相识,在你们家也上演过?
我们的上一代都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我爸爸姊妹多,小时候都吃不饱,对于细米白面自然是倍加珍惜的,即使现在衣食无忧的日子早已是常态,因为那曾经对饥饿的恐惧,让他们对粮食的珍视丝毫不减。
但是如果孩子被一把推开,可能他再不想动这些东西,长大了,也就没有把这些面团变成馒头等吃食的欲望,而我几岁的时候就可以为姥爷擀皮了;如果孩子被一把推开,也许他以后的岁月里就少了一份美好的回忆,而每当我看见面团的时候,总有一份亲切感;如果孩子被一把推开,虽然大人专制起了作用,但是孩子会莫名的委屈,我又错在了哪里?
孩子不能被推开,老人也不能被伤害,所以悲催的中年人就得开动脑筋了。如果孩子还小,不能保证面团的卫生,就给他一块小一点的面团,不玩了扔掉好了;大一点的孩子让他洗干净手,就冲着这一块面团使劲,然后咱们做父母的再陪他一起吃掉,注意不要说,你自己摆弄的你自己吃啊,这样孩子会不会有被嫌弃的感觉?
我很感激我的姥爷,在物质生活并不是那么丰裕的年代里,他那么的明智,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想让他的外孙们开心,但是通过这一小小举动,他其实已经保护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今天早上儿子把从姥爷家带回来的、那块专属于他的面团,烙了一张焦黄的、油麻麻的饼,我们俩蘸着豆瓣酱吃得特别香,快吃完的时候,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取出手机拍下了剩下的饼,发给他姥爷,并附上这样一句:“昨天的面团,成了我和妈妈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