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皇上在宫廷中,召周亚夫来,赐给他食物,为他摆上一大块肉,不切开,又不给筷子。周亚夫心中不平,找主管宴席的尚席官要筷子。皇上看着他笑道:“你还不满意啊?”周亚夫脱下帽子跪下谢罪。皇上说:“起来吧!”周亚夫退出殿去。皇上目送他说:“看他怏怏不乐的样子,实在不是将来能侍奉太子的臣子啊!”
过了没多久,周亚夫的儿子为他准备殉葬的东西,向营造署工官买了盔甲、盾牌五百件。负责搬运的工人十分辛苦,周亚夫的儿子却不给他工钱。那搬运工知道这是盗买官家器物,就举报了。事情牵连到周亚夫。皇上收到举报,下令调查。官吏拿着记录本一一责问周亚夫,周亚夫一言不发,拒绝作答。皇上大骂说:“我不用他的口供!”召周亚夫到廷尉处,廷尉责问他说:“你要造反吗?”周亚夫说:“我买的都是陪葬品,怎么叫造反呢?”旁边官吏说:“你就算或者不反,死了也要在地下造反!”对他侵辱更加急迫。当初,官吏去抓捕周亚夫,周亚夫就想自杀。他的夫人制止他,才没有死,被抓到廷尉府后,绝食五日,吐血而死。
柏杨说:
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如果没有周勃,文帝就坐不上宝座。如果没有周亚夫,景帝也可能被刘濞推翻。周家父子对刘家父子有再造之恩,但刘家父子却先后两次用“诬以谋反”回报。周勃被诬谋反的时候,还有薄太后向文帝怒掷头巾。周亚夫被诬谋反的时候,窦太后投出的却是勾魂索。周勃被诬谋反的时候,还有“公主作证”。周亚夫被诬谋反的时候,长公主刘嫖却证明他谋反。周亚夫将足以致他死命的权贵,得罪了净光。
景帝的刻薄寡恩,在晁错身上已经显示,在周亚夫身上,再度显示。
华杉说: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周亚夫的悲剧,怨皇上、太后、公主都没用,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原因就是一个字——傲。周亚夫的傲气,到了让皇上都不舒服的地步,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都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又说:“长傲多言为凶德。”傲,是能给人带来凶灾的性格缺陷。
还有就是那个古老的教训了——不要得罪人,不要不必要的得罪人,不要不必要的得罪所有人。
也不要自以为有多大功劳,你天大功劳也都已经向你买过单了。昨天的事已经过去,今天一切要清零重来。
皇上拿整块肉作弄周亚夫的时候,他就配合接受作弄就好了,洋相出得越大越好,这样皇上心里平复了,就不杀他了。你争那一口气,你不怕死,也得为自己的子孙考虑吧?
人要有一点自嘲精神,出出洋相,也能消灾免祸。
9、
这一年,济阴哀王刘不识薨。
二年(前142年)
1、
春,正月,一天三次地震。
2、
三月,匈奴入雁门,太守冯敬战死。发战车、骑兵及弓箭部队屯驻雁门。
3、
春,因为粮食歉收,下令内地各郡人民,严禁用粮食喂马,违者将马匹没收。
4、
夏,四月,下诏说:“男人从事雕刻彩饰,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女人从事织锦刺绣,就会妨碍布匹纺织。农业生产被影响,就是饥荒的原因;布匹纺织不足,就是受冻的根源。饥寒并至,就很少有不去为非作歹的。朕亲自耕种,皇后亲自种桑织布,用于宗庙的献祭和祭服,就是为天下人率先垂范。我不接受进贡,裁减膳食,减少赋税,就是要鼓励百姓耕田织布,能有丰富的积蓄,以备灾害。强梁的不要欺负弱小的,人多的不要欺压人少的,老人能够终其天年,孤儿能够长大成人。今年农作物歉收,百姓竟然缺少粮食,责任在谁?可能是虚伪欺诈之人做了官,交相贿赂,渔夺百姓,侵占万民。那些基层官员,县丞、长吏等等,利用法律巧取豪夺,如同强盗,让人痛恨!现在下令,二千石的官吏都各修其职,那些不能守职的昏庸之辈,丞相应立刻报告给我,治他们的罪!特此布告天下,让全国人民都能了解我的意思。”
5、
五月,下诏:“家产满四万钱,就有资格做官。”
胡三省注:
古代因为担心官员贪腐,所以对当官有财产要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财产就不需要再贪。之前是要求家产十万以上才能做官,如今减为四万。因为商人有钱也不能做官,而廉士很难达到十万的要求。
6、
秋,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