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看了《金刚川》。为什么说是“终于”呢?因为,从最初这部影片的宣传开始,几乎所见的文字都是赞誉,到上映后一众的好评,如此规模的“盛名”惹得我迫不及待的想去影院一睹为快,可因事一拖再拖,直到昨天才能如愿。然而,看完后我却深感《金刚川》实在是“名不符实”,或者说是盛名之下的难副其实吧,在观影中我甚至都没有一些观众说的那种“热血澎湃”的感觉,倒是最后志愿军英烈遗骸回国的部分让我泪流满面。
在此不妨谈谈本人的观后感。
一是电影主体的偏离或不明确。影片是在
一个很大的真实背景之下,然后导演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强调了金刚川渡桥的战略重要性,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换句话说,导演在开篇就交代了这部影片的主角——保证金刚川渡桥畅通的英雄们,按常理说电影的叙事主体或重头戏应该是渡桥的搭建上,因为,美国飞机不断地轰炸,甚至还用榴弹炮轰炸,但是这座桥却能奇迹般的不断复原,犹如自身能够生长一般。显然,只是防空炮兵做不到的。遗憾的是导演却没有这样讲故事,也许他(们)是想让观众在自己去脑补吧。当然,能够让这座桥通畅的肯定不仅仅只有工兵,还有其他协同作战的部队,因此,负责防空的高炮兵进入这样的战争片是很自然且合理的。不过,极为不合理是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手段叙述了防空的高炮兵,却只用了概括的手法表现了建造渡桥且保重通畅的主角——工程兵们,对他们的描写和叙述甚至都不及过江的部队。这,在这样一部专门讲述金刚川渡桥为什么炸不断打不垮的影片中合理吗?
其次,影片的叙事方法值得商榷。看过《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的观众,自然对《金刚川》的叙事手法不陌生,甚至连影片中掉东西的桥段也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掉的是易拉罐一个掉下的是酒壶。说实话,前两部影片(特别是《疯狂的石头》)非常适用这样的叙事方法和手段,让整部电影紧凑而富有节奏、吸引力强。但这样的叙事方法和手段显然是不适合《金刚川》的,不仅让人觉得拖沓重复,甚至大大降低了原本是真实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更大大降低了真实事件中的惨烈。同时,也让原本是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演绎成了几个中国志愿军防空兵和一个美军战斗机飞行员的个人间的对抗,使原本应该闪耀着大格局大境界的英雄片成了只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好莱坞式的类型片。
第三就是整部影片没有“魂”,英雄形象自然就很苍白。在所有的抗美援朝电影最经典事务影片中,《英雄儿女》绝对在其列,为什么?应为影片成功的塑造了“王成”这个英雄人物,以及令人信服的讲述了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是如何向英雄学习而成为英雄的故事。其中王成的篇幅并不长,但为什么能塑造成功,我以为在于细节,比如他和妹妹在前线相逢时,隆隆的炮声让妹妹躲在了哥哥王成的怀中,而哥哥王成却表现出了毫无畏惧的气概,以及简短的对白中表现出了英雄的世界观,这为下一步英雄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最终成为英雄做好了铺垫,又比如在战场上,影片中有较长的时间都是只有英雄一个人在画面中,他在烈焰熊熊的阵地上左奔右跑,或用武器射击敌人,或踏着烈焰投掷手榴弹、或者手握被炮火烤变形了的对讲机报告阵地情况,即使是画面脱离了战场转向指挥所,也是用英雄在战斗时自言自语画外音来渲染了阵地上的惨烈,正是这些细节,让艺术的“王成”成为了一个真实的英雄。
但《金刚川》欠缺的恰恰就正是这些细节。
此前曾看过一篇关于《金刚川》的影评,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作者说这部影片好就好在没有用空洞的主义去做空洞的说教,而是就事说事。我不愿去胡猜乱想说出这种话的人,但我倒是想问问,作为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影片,难道能够离开历史背景而单独的讲述打仗的故事?再者说了,如果没有了文章作者所说的“主义”,我不知道抗美援朝能否取得胜利。还有,请这位作者好好回想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艺术水平高的影片,哪一步又没有高水平的思想性呢?这种“思想性”就正是影片的“灵魂”,而《金刚川》恰恰就是“灵魂”性的东西不够,所以,原本是一部表现我英勇的志愿军的影片,才会被编剧和导演硬生生的拍成了一部“个人之间的复仇”,也正是因为缺乏“灵魂”,片中的英雄既不丰满也很苍白。
最后想说的是,我不知道《金刚川》中的那匹白马是不是《八佰》中的那一匹。说实话,马是一匹好马,只是不明白导演用它来是想表达什么?也许,它是导演心中的某种情绪或情节吧!但它肯定且绝对不能也不是象征“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