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资治通鉴这段描述,魏桓子用肘子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踏了一下韩康子的鞋子。这可以算是在老虎眼皮底下的小动作。以前没有微信可以方便递纸条,三个人坐在一起,老大得意之时随口说的一句话,说话让两个小弟的都感到威胁,不能发个微信说悄悄话。
魏桓子发微信说:兄弟,老大今天用水可以灭了赵国,明天也可以用水灭了我们呀。
韩康子回了表情,是呀老兄,我们一条船上的。
被老大绑架的两个小弟,用一个小动作结盟了。
晚上读了熊逸解读的《资治通鉴》。熊的解读更加的全面。我们跳进历史去阅读,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读者来说,会不自觉的站在赵家这一边。因为赵家是属于被强权压制的一方,赵家的发展史更会给到普通人一种草根逆袭的励志,一种成功学。
从儒家的道统看赵、魏、韩三家在晋阳打败智瑶,是属礼崩乐坏悲剧,是被主流的儒家思想唾骂的行为。赵、魏、韩的崛起属于乱臣贼子的叛逆行为。
读历史故事,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观看,立场完全就不一样。历史属于过去,但是历史上发生故事的经历可能会用不同的形式在生活中重演。
这时候,读历史就可以站在过来人的经验看待生活中的“历史”。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任何一种新的难题,似乎总可以在历史上找到解决方案;任何一种新的尝试,似乎也总可以在历史上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