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丈夫把水果店转让给别人之后,就用那笔转让费,去和他的朋友租一间店面。两个人合伙,开一间饮食店。跟丈夫合伙的这个人,他没有当厨师的经验,根本不懂怎么炒菜,只会帮丈夫洗菜,收盘子,洗碗,他们也没有找一个会炒菜的人来帮忙。如果他们两个都会炒菜,再找一个服务员,生意做起来应该就会很好。
当时,我们村里经常淹大水。每次下暴雨,没下几天,村里就开始淹大水,特别是兴贤路对面的前浦村。那些地面比较低的房子,都会被水淹,就像大海一样。我家也经常被水淹,水都会淹到窗台上,有半人高。
我们家的邻居,有几家就开始翻盖房屋,把基础垫高一点,不让水再淹进家里。当时丈夫就问我,别人都在翻盖房屋,我们家要不要像别人那样,也翻盖房子?我就问他有钱吗?他说他身边没有钱,我说没钱要怎么翻盖房子?
后来,我就和我二哥商量,讨论我们家那栋两层的楼房,要不要像别人那样翻盖,把房子基础造高一点,才不会再被水淹进去。当时我很矛盾。到底要不要翻盖房子?要翻盖的话,就要拆掉我当初辛苦卖油条包子,才盖起来的这二层房楼。不翻盖的话,我又怕再被大水淹进家里,并且别人都在翻盖新房,我们不翻盖,以后可能会后悔。
当时我就问二哥说:“我要是把翻盖房子的钱,拿来盖第三层房楼,那么我家的基础能不能成受第三层的压力呢?”二哥就给我分析说,我那二层楼已经盖很久了,基础也很稳定牢固,再盖一层应该是没问题的。
后来,我和丈夫、二哥三个人,又再认真的讨论和商量,看看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把第三层的房子盖好?二哥就建议说,可以在二楼的四边,先用水泥钢筋,倒四条连环通,然后在上面,再扎钢筋,用混凝土结构盖,这样就会很牢固。
所以,我们三个人就决定不翻盖房子。我们把开饭店赚的钱,拿出来盖第三层房子。过不久,我们第三层的房子就盖好了。我很感恩,加盖好房子的那一年,市里就在我们村建了一座排涝的抽水泵站。每次下暴雨的时候,水泵就会把里面的水抽到外面的大溪里去。自从那个水泵站建好后,我们村里就没再淹过大水,我家里的房子也没再被水淹了。
我想,我们当年没有翻盖房子是对的,这都要感谢我二哥。二哥他比较有远见,看事情都很准,我有事都爱和二哥商量。每次我碰到事情,二哥都会来帮我解决,我很怀念我的二哥。到现在,每当我想起二哥的时候,我心里就很难过,很痛苦,有时还会常常流眼泪。
说起我二哥,他的一生很短暂,他过世时才五十一岁。二哥为了要盖房子,也是很拼命。记得二哥亲自为家里盖房子,也是盖了好几次。
第一次,是我还在娘家的时候,我们从防洪堤外搬到防洪堤內。那次盖房子,二哥帮父亲盖房子,在工地上做小工,也是也辛苦。
第二次,二哥是帮助父母亲,盖主屋旁边那一排房子,就是后来种蘑菇木耳的那一排房子。
第三次,是我娘家三兄弟全部结婚,并各自分家后,二哥为自己家先盖了两间石头房子。
第四次,是三兄弟把我父亲盖的那座三百多平方的房子,重新改建成三份。
我娘家三兄弟把它分割成三份,每份一百多平方米。他们三兄弟各建各的:大哥当时盖了两层楼,后来再加盖成三层楼。二哥当时是盖了两层楼,弟弟则刚开始盖两层,后来又盖两层,三层半留一个阳台。
后来,二哥又向大队村委会申请了一块土地。为了盖房子,二哥去帮人安装不锈钢阳台罩,做一些防盗窗之类的装修,还有安装不锈钢楼梯扶手。这类装修需要经常用到电焊机,而电焊机对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好,我二哥的身体也就受很大影响。
二哥就用帮别人做装修赚的钱来盖房子。他把自家的那座四层楼房盖好,就准备给他儿子娶媳妇。有一天,二哥突然觉得身上靠近肺部的那个地方很痛,很不舒服。那天,二嫂,还有大哥和弟弟,他们带二哥到医院看病。医生看完了,就让他马上办住院,然后拍照进行CT检查。
当我听说二哥生病住院,就赶紧叫丈夫带我到医院去看望二哥。当检查报告出来后,医生说二哥的病是肝癌晚期。我听到二哥的病是肝癌,整个人就觉得是天旋地转,眼泪马上掉下来,天都快要塌下来了。
我想我二哥的命这么苦啊!他一生那么拼搏,现在房子盖好了,他还没有搬进去住过一天,还没有享过一天的清福,就要离开这个世界。我说:“老天啊!你怎么这么不公平啊!怎么不留我二哥多活几年啊!”我的眼泪止都止不住,哗哗地流下来了。
当时我们兄弟姐妹,还有二嫂和二哥的儿子,我们几个商量,先不要把病情告诉二哥。我们想让他不知道病情,好安心治病。侄儿、二嫂、大哥、弟弟,他们几个人轮流照顾二哥。
丈夫先载我回家,回家后我就又痛哭了一场。在二哥生病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回家,一想到二哥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离开我,我都会大声痛哭起来。每次我到医院去看他,想要和他说话,依旧是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我需要赶快走出门外,把眼泪擦干,再进去看他,都不知道要跟他说什么。我的喉咙就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样,话都说不出来,只好默默地陪他坐在床边。在那段时间,只要想到我最爱的二哥,将要离开我,我都要痛哭一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二哥的手术很成功,出院后又生活了七八个月。在那段时间,他还是会经常帮助二嫂种菜,卖菜。他的儿子在村口开了一间超市,他也经常到超市里面,去帮他儿子送货,还有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