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父母的催婚,是怼呢还是讲道理或是认错呢?相信这是一个单身青年到了假期都将面临的选择。
我作为一个大龄未婚男青年,十分惭愧,但我却有正确看待催婚的勇气。
万事要看根本
父母关心子女婚姻,是错吗?不是的,这是正常父母的关心,真毫不关心,那可能儿子是捡来的。
儿女到了大龄还未婚,让父母担心,是错吗?肯定是子女的错,让父母担心了。
儿女到了大龄还未婚是错吗?不是错,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自由,没找到所爱的人是一种伤痛,但并不是错误。
所以子女应该好好的向父母认错,让父母担心是我们的错。
接受父母的不完美
在亲密关系中有一个观点是:不会对对方有所期盼,这样就不会有所失望。
父母的婚姻观念和恋爱思维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对子女的恋爱观婚姻观不理解,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理解,那就是父母超现代或者子女超古板,在绝大多数家庭理解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观念不同并不代表父母不关爱子女,所以子女不能因为观念不同而去否定父母,而是要接受这样一个不完美的父母。
亲密关系中其实还有个隐藏的理论:正因为对对方没有期盼,只要努力能让对方有稍稍的转变,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惊喜。
既然情况已经是这么坏了,何不再努力沟通一下呢?总不会再坏。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安慰方法。父母哪怕是完全不理解,但也不要放弃沟通的努力,并不是说要讲道理,父母懂的道理比你多得太多,而是讲事实,事实是什么?事实是你期盼的对象,事实是你为脱单作的每一次的努力过程,事实是你认真对待每一次相亲和交往。如果能获得父母的理解和体谅,将是你最大的庆幸。
沟通是关系的润滑剂
任何一个父母都是相信自己的儿女是天底下最优秀的,他们并不是害怕子女无对象欣赏,只是害怕由于子女自己的不上心而导致错过了缘份。
儿女应该多和父母说说自己为婚姻而作出的努力,比如参加的单身群,比如参加的相亲会,让父母看到你的努力,自然就会换位思考,心疼儿女的努力了。
沟通能使家庭融洽,沟通能使关系和美,沟通能得到家人的体谅。
认清自己的本质最重要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都是自我拔高的,自以为优秀,然后期盼对方也是一个相等优秀的人,殊不知,过高的对自己的定位,同时也是拔高了对方的定位,导致你所需求的并不是和你同一个阶层的。
自视过高是一种错,得改,自我审视,重新定位才是关键,我写过征女友启示,朋友提醒我的是不要只写优点,更重要的是把短板也写出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优点是加分,缺点是减分,一加一减,心理定位就出来了。
只有清楚看到自己的本质,清楚自己的定位,才能找到同一阶层的对像。
认清自己的最需求
有些人经常笑着说,对方有钱就好了,帅就是一切,颜值才是重点。这些通常是些玩笑话罢了,如果有人当真,那就是傻了。
每个人对对像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当然外在和内在都高富帅或白富美,这是大家所向往的,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有这么完美的人,再且就算有这么完美的人又是否能看上你?首先大家都得先照照镜子。
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也有缺点,人无完人,所以只有找到能满足自己最需求那部分的对象,然后包容体谅对方的不完美的部分。
认清自己的底线最重要
积极的寻找对象,并不是代表可以随意凑合,凑合了一时是无法凑合一辈子的。
上面讲了找出自己的最需要,现在要讲的是最底线,也就是说你最无法容忍对象的哪几点,比如前阵有个文章男生嫌弃女生不会作饭,然后一群人征讨男生,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只是双方不合适罢了,相反我倒欣赏这个男生能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最底线,挺好,找个会作饭的,其它的条件略差的也是可以过得挺好的。
为何是最底线,最是代表自己完全无法容忍,最是代表少,顶多两到三个点。
最底线比最需求更重要,违反了最底线,那家庭就无法持续了。
我们都不是完人,不能期待对像也是完人,认清自己的本质,认清自己的最需求,正确面对父母的催婚,让父母担心是子女的错,良好的沟通才是家庭最佳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