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一直偷懒,不想写2018年总结。这下好了,日更主题赶上了,想不写也不行了。
1 去年我都干了什么?
(1)开了一期《结构思考力》的共读训练营。人不多,但小群有小群的玩法。学习者都反馈:没有比这个训练营更好玩,更有收获的了!
(2) 线下讲书4次,分别是《走红》、《思辨与立场》、《关键对话》和《科学学习》。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3) 企业讲书两次,分别是《没有带不好的团队》和《给孩子未来的脑计划》。
(4) 线上单次课15场。
(5)豆瓣书评141篇。
(6) 说书稿上稿26篇。
还组织过一些其他老师的课程。作为筹备方,积累了很多终身受用的知识与管理经验。
以上这些,不包括照顾家庭和朝八晚五的工作。
2 这些经历,告诉了你什么?
(1)永远不要“做多”
我们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事情赶着走。
尤其当你处于“理想很丰满”的状态时,会觉得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干。实际上,这时很可能你做得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
怎么理解?
就拿写书评这事来说。我们会因为读完一本书,有收获感了,然后输出记录,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心得。那么,如果我把一摞图书都堆在你面前,要求一个星期内每本都要有输出。
你还会从容地一本本仔细翻阅吗?很可能,你会在指标任务的压力下,匆匆翻过,抬笔就写了。
这样,即使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写了100篇文章。恐怕不会比安稳精读一本好书得到的多。也就是说,在追逐量的过程中,你至少浪费了大量时间。
孰轻孰重,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心里有数了。
(2)行动前问好自己:我的期待是什么?
互联网时代,成长与发展的形式多种多样。一味追逐新奇,是永远追不完的。所以,你需要在行动前,问好自己:我的期待是什么?
比如说,你想通过新媒体发声。就可以选择1-2个调性相符的平台,用心经营。
那如果你想通过新媒体变现,最快的方法则是给各大平台、说书产品投稿。
出发前,想好自己想要的,你会更容易找到通往成功的最短路径。
(3)持续行动是不变的主题
不管你想通过什么行动,获得什么结果。如果没有和“时间”交上朋友,是绝不可能与成功见面的。
所以,请你在认定了一件事后,坚持做下去。直到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一天不做,心里会觉得空荡荡的。这时,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3 为什么不想总结2018
岁末年初,我看到了很多总结回顾。虽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无非两种:
第一种,对往日荣耀的梳理。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好女不说当年俏。写下来留存尚可,其他的我不想多说了。
第二种,介绍经验,总结教训。
就像我今天在这码的这篇,写出来是想把自己掉过坑展示给你看。
但是,毕竟我之蜜糖,彼之毒药。这样的经验分享,对于我不认识的你,到底能有多大价值?
如果刚好,你看到了这里,我想请你把自己的看法留下来。
多谢~顺祝新春快乐~
—END—
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码字的小琳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击下方红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