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读心教育标本:洛阳西下池学校
一一随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游学西下池感悟
士别三日,刮目相关。西下池学校校长、如今洛阳西工区的教育局局长李艳丽首创的心教育,已迭代升级到学校心教育、家庭心教育、社区心教育三位一体的全息心教育生态的新高度。西下池的从心出发构建的教师、学生双素养课程体系,从文化诊疗、诊愈视角出发创建的满足儿童需求出发的科技、生活触为一体的STEM自成长文化景观,这些原创的理论、实践探索值得同行关注、研究。
昨日游学西下池给我印象最深刻有三点:
1、卫生间(厕所)管理水平是一个学校管理缩影。该校学生卫生间设施配置、温馨环境与管理,彰显了以生为本的细节落实,让人能觉察、感知到这所学校以培养师生内在秩序感的规则管理的魅力。与会的民办同仁,咱校的厕所管理处于什么生态,是否映射出学校管理定位与层级落差?
2、把资源放到学生最需要、最易接触到地方,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该校一室多用,操场上的跳绳、器材,楼梯上饮水机、洗手池、图书柜、电脑,无不为师生提供方便。试想,许多民办学校高大上的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设计在楼的顶层,师生使用方便吗?会议室、学科功能室利用有多高?许多伦为摆设,成为供领导参观、炫耀 资本。请思考能否将实验器材放到教室,能否在餐厅、走廊、宿舍、校园配书柜?
3、简洁、通俗的“读书、读书、读书“的校训。这句话有三层含义,一是阅读,一是悦读,一是越读。请思考,你校的校训有个性吗?是不是放到哪所学校甚至放到工厂、医院都适用的、类似求实、团结、创新等组合的万能式的,你校的办学愿景、目标、三风一训有多少师生能记住,能解读其含义,能去践行?
西下池的心教育实践是要靠用心去感悟的。
1、该校的教育定位于让学生认识两个世界,一个是外部世界,一个人是自己内心世界;培养学生三识一一学识、常识、见识;采取慢养、顺养、牧养的自然生长模式。请思考,有哪些民校同步关注学生外部、内心世界和谐发展?哪些民校重视了学生常识、见识的培养?哪些民校骨子里不是恨不得让学生吃激素快速生长?抢跑、催熟的孩子能走多远?
2、该校心教育核心理念是:爱、自由、规则。爱就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爱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你希望成为的样子;爱就是黙黙耕耘、静待花开;爱就是放手、陪伴。尊重孩子选择,让孩子自主、自由、自然生长。真心爱学生就是:蹲下来平等谈话,拍肩膀释放按抚,手挽手幸福走路,眼对眼含情交流,举起来激动表扬,抱一抱真情告别。
外在制度约束对人影响是暂时的,而内在秩序感建立的规则养成是长久的。试想,多少孩子在校所谓良好表现、行为不是本着不想惹麻烦、想得到奖赏、取悦老师、家长等而表演、伪装出来的?一旦走出校门,多少学生不原“形毕露”?若学生养成了内在秩序感,他认为这是我的行为准则,不论私下还是公共场合,不论现在还是将来,我这样做是出自内心的,很自然的事,这不从根上解决了这个教育难题吗!
请坚信小学孩子问题多数都不是思想、品质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孩子缺少某项技能训练。养育孩子过程,就是温暖修行过程。
为此建议践行如下校园(班级)生活十条黄金规则。
为了让师生尽快适应“从家庭生活走向校园生活,个人生活走向团队生活”的转型,尽快养成内在秩序感,特倡导如下校园生活法则。
1)、粗野、野蛮等不文明的行为不可以有。
内涵解读:粗野、野蛮等不文明列举:乱扔果皮纸屑、见垃圾不主动捡起;说脏话;在泥土地面上滚爬;拿着未吃完的馒头等边吃边出餐厅,在校园公众场合吃零食;在校园追逐打闹;在校园教学区、书香苑高声喧哗;在校园墙壁上乱刻乱画;掌在公共场合起哄、鼓倒掌;在校园穿拖鞋来回走动;不换鞋袜进宿舍,晚上就寝不洗漱;上下楼梯推搡别人;给别人起不雅外号;在上台领奖时用一只手接奖品、不行队礼等
2)、学会微笑;学会等待;学会说不。
内涵解读:教师在校园见到学生、在课堂上要面带微笑;学生在校园遇到外班不熟悉同学要面带微笑点头问好。
需要等待区域:就餐、加餐、上下车、接开水、上下楼梯、进出教室、阅览室,面批作业、商店购学习用品等。
学会表达自己情绪;不随从别人进网吧;不随从别人翻墙逃学;不随从别人捉校园观赏的小鱼;不私自挑逗、喂食校园小动物;不随从、模仿别人做学校禁止的事情。
3)、用过的东西请归位。
内涵解读:需要归位物品列举:学习用品、洗漱用品、卫生工具、阅览室查阅图书、桌凳、临时借用物品。
4)、别人的东西归别人所有,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支配;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不打扰别人。
内涵解读:未经允许不能私自翻别人手提包,吃别人零食,拿、使用别人的学习用品、洗漱用品。
同学在午休、读书、学习、写字、活动时,尽量不要干扰、打扰。
5)、犯错误,要敢于承担;做错事,要真诚道歉;
内涵解读:不良行为列举:犯错后狡辩、拒不认错、推卸责任;不情愿、敷衍塞责道歉。
6)、好东西要学会与别人分享。
内涵解读:分享是一种美德。好的喜讯、好的学习方法、成果要与同学分享;旅游回来带的纪念品要与好伙伴分享;家乡特有的小食品要与好伙伴分享;自己的体育用品、玩具要与别人分享;自己课外书籍学习资料要与别人分享。
7)、学会把自己的爱表达出来。
内涵解读:要大胆把自己对老师、家长的爱用对方能感受到、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要学会拥抱表达喜欢、爱;要把老师我爱你、爸爸、妈妈我爱你大胆喊出来!
8)、合适时间做合适的事
内涵解读:学习、生活、活动要讲究秩序。不能错位,比如自习课去打篮球、写日记时间做数学作业、经典诵读时间读英语单词等。
9)、不伤害自己、他人和环境;
内涵解读:在确保自身和同伴安全前提下嬉戏玩耍;不带鞭炮、刀具、打火机、烟酒、游戏机进校园;不触摸、采摘花草叶子、花朵;不挑逗、私自喂养校园小动物,不在墙壁上乱刻乱画。
10)、选择合适的方式及时帮助别人或寻求接受帮助别人。
内涵解读:在不伤害别人自尊、同伴又乐于接受的基础上恰当、耐心帮助别人;帮助不是代替别人做,帮助不仅仅是可怜别人;帮助不是只说结果,不讲过程。帮助不一定在别人知晓、公共场合进行;更不要把帮助做成施舍。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接受别人帮助也是一种美德!接受别人帮助不是没面子,更不是丢人的事。
3、西下池实现了从研究儿童重要性到研究儿童的方法探索的重要转型。
研究儿童不仅仅是教师组织教学起点,更重要的研究儿童发展儿童是教学终极追求,因此,研究儿童是教师毕生的最重要功课。 研究儿童重点研究什么?研究儿童是如何学的。比如研究儿童记忆、理解、应用知识规律,又比如研究定义、概念、公式、定理(律)是如何建构的,还比如儿童的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发散思维、聚焦思维、灵感直觉思维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递进的?研究儿童敏感期运用等等。研究儿童的心理发育:如孩子心情、性格、气质、兴趣、人际关乐、交友等;研究儿童自学、合作、探究的心理机制;研究嫉妒、男女接触过敏的成因;研究群体行为与个体同样行为心理变化等;研究儿童习惯养成。研究儿童各年龄段需养成的行为、生活、学习习惯;研究如何矫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等等。研究儿童美育,关注儿童精神成长。研究儿童求真向善尚美发展历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六阶段发展规律,研究自学、合学、展示环节对儿童精神成长意义等等。
研究儿童现实路径:一是借助画心中果树、画全家福、画五项图(让儿童把一棵果树、一座房子、一本书、自己、另外一个人,整合在一幅画中。回忆早期记忆、词语联想等方法为儿童建立诊疗与心理档案,并科学解读使用他。二是依据已有心理科学研究成果,借助观察儿童表情、肢体动作行为推测儿童在不同情景中心理,测心术是我们了解儿童的又一武器。三是刘热生提出的影响学习的五个因素分析一一学习五维调控技术。所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是由学生先天智力和主观意识造成的,其本质是源于孩子情绪状态不佳、知识体系建构的不完整、没有积极稳定的学习习惯、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的系统这几个内在根源。
4、西下池的校园文化是科技、人文、道德、心育三位一体的立体文化生态景观,不仅仅有育人功能,而且还有独创的诊疗功能。
许多民校文化是直白的,告诉所教式的,而该校文化建构是自然的、生态的,是熏然、浸润的。
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生活个性,管理个性,习惯个性,追求个性,审美个性的的综合体现,是教育倾向性的精神载体。可用下面标尺来自我反思一下民校文化生态。
1)、重文化符号、载体表述呈现的多,重文化行为、文化实践落地的少;
2)、对文化表述固化的多,对文化搞年检、重新解读少;
3)、校长意志文化多,师生共同参与提炼少;
4)、重文化初始建设多,重文化内生长、再生长的少;
5)、重文化名片打造多,重组织、课程文化与之匹配、升级少;
6)、共性的、同质化的文化多,张扬个性的、自生长文化少;
7)、语言风格古今混搭、表述缺少逻辑推演多,风格统一、逻辑推演严谨少;
8)、碎片性、不成体系文化多,有主题、成系统文化少;
9)、以人文主题为主线的文化多,以科技主题为主线文化少;
10)、一成不变、静态的文化多,动态、更新的文化少;
11)、为领导看、参观的人看的多,实用的、能以文化人的文化少;
12)、靠口号、标语传播文化的多,靠故事传播、积淀的文化少;
13)、用成人语言表述文化多,用儿童语言表述文化少;
14)、立意在告知性文化多,立意在体验性文化少;
15)、花巨资打造人造景观的多,顺天成自然景观少;
16)、有意义的文化多,有意思的文化少;
17)、鼓励成才的文化多,激历成长、成人的文化少;
18)、崇洋的舶来文化多,民族、乡土的土著文化少;
19)、关注平面开发多,思考立体开发少;
20)、预设的文化多,生成的文化少;
21)、关注文化景观审美作用的多,思考特意创设文化景观矫正孩子不良品质少;
22)、张扬大一统文化好处的多,关注文化过度稳定不利于创新少。
5、西下池的从心出发构建的教师、学生双素养课程体系,实现了从以门类的增减为特征,关注“点状课程的开发与需求把握,到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整合的关注学校心教育特色的打造的“线状课程”;再到将课程教学、评价、管理、师生发展”触为一体的关注学校整体规划与文化创生的多维互动的“巢状课程群”。尤其是运动健身,艺术修身、厨艺养身的教职工积极休闲课程,颇有特色。
反思我们民办学校,“课程建设只是“点”的建设,没有开成“面”的气候:在办学理念等方面还处于低层次、低结构,没有建立与办学理念匹配的课程话语系统。
学校课程开发仍处于零敲碎打的碎片式或拼盘式、大杂烩的开发状态;没有改变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开设什么样的课程; 有什样的传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的现状;侧重学科宽度不够,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课程内容泛泛,深度不够,无法满足学生素养进步提升渴望。点之,课程品质有待提升。
最后我想谈的一个问题是,西下池社团课程尤其是科技类活动课程,民校怎么落地?
从兴趣小组到学分制选修课程。
釆取办法是学校教师一人双岗,即是学科教师,又是选修课程教师;一室两用,即各班教室即是学科教室,又是社团课程教室。
采用选购、改编、自创三种办法解决社团活动教材;人手一套器材采用家校分担形式。学校层面出台了《学校社团课程管理纲要》。纲要对课程目标定位、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做了详细规定。依据选修人数、学生喜爱程度、实施效果等对教师发放是学科2倍学科课时津贴,对自己研发课程资源,学校购买教师知识产权,只要使用,即是教师调离,也年年付费。小学生社团活动学分制管理。
可以成立学校文学院、学校艺术院、学校科学院,来统领学校社团审批、注册、服务、评价、奖惩工作。
要求每期社团活动学分达到若干分才能评选三好学生硬指标,同时达到一定学分可申报三院会员、院士。
对学生自已牵头创办社团,有20人以上学生参加,并且依章程按时活动、成效显著的给一定学分。
对学生社团活动成果评定给分,集体项目依据贡献大小给分。
对学生排练课本剧、戏剧,依据导演、改编剧本、主演、配角给相应学分。
对听“倾听窗外声音、名家进校园”报告的也加一定学分,对自已开设专场演出、报告者依据吸引学生数加学分。
县城农村孩子科学素养怎样培养?县域民办学校创客园如何建设与使用?为此笔者特提出如下创意和策划方案,仅供参考。
学校可以发动师生收集或掏少量钱购买以下物品,构建创客园,开发创客课程。
不用玩具:模型飞机、汽车、轮船,玩具枪、变形金刚、玩具车、布娃娃等玩具。
废弃电器:如手电筒、手音机、录音机、电视机、VCD、手机、电扇等过时电器。
过时用品:如装火石打火机、缝纫机、自行车、机械钟表、手表、旧时纺花车、桌椅凳。
不用物品:如衣服、帽子、鞋袜窗帘、门帘、床单、被罩等穿戴、床上用品等。
创客园使用:观一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用一用。拆一拆:让学生随性自由折一拆,满足其好奇心。装一装:借助工具让学生拆后复原。做一做:可仿照样品做一做。创一创:可利用创客园中零件、物品自己拼装组合、创造新的物品。学一学:借助电脑上网查一查原理、构造、说明,明白其所以然。展一展:举办创客节,对学生作品定时展出。
创客特色课程预期目标与效果: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兴趣,满足好奇心。学会现代家庭生活中常用螺丝刀、板钳、锯、万能表、电烙铁等维修工具使用。为小创意、小发明、小制作三小科技活动找到有效载体。为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再走向生活”提供又一实践场所。
5、让构建学校小小科学院、评选校园科学小院士找到有效抓手。
6、格物致知,求真求新;事事可创新,人人可创新,打造创客学校、微创新学校。
民办学校同仁,参观一所学校,怎样让收获最大化:学思想,用思想去学,学出自己思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