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孟爷爷的一句话说得很好,“女人,不要去依赖别人给你的生活。”
阿芳在十几岁妙龄的时候认识了隔壁村的阿奇,我隐约知道这是一个60年代的男女在没有太深的爱情观念下结成的姻缘,或许是相亲,也或许是阿芳去赶鸭子的时间里,回眸对上了在赶鹅的阿奇,也或许是阿奇的小眼睛对上了阿芳的双眼皮。说不定是个误会呢?
认识了一段时间后,阿奇阿芳谈婚论嫁,阿芳嫁进了阿奇的家门。谈起中国的婚姻,总少不了婆媳间互斗的伎俩,最严重的当属重男轻女的问题。阿芳生了5个女儿,生第一个女儿的时候家婆家公不待见,于是阿芳不死心地生了第二个、第三个到第五个都是女孩,最后死心了不生,养不起的时候开始埋怨起家公家婆。
养着5个孩子,阿奇的经济负担很重,开着铺子被人欠了很多钱,也欠了别人很多钱。有几年靠着养鸡供着家庭生活和孩子的学费,卖了几年菜,种了几年菜,这几年种起了草莓才有一些存款。阿芳为了照顾孩子没有找工作,在家帮忙卖东西、帮忙养鸡、帮忙种菜、帮忙卖草莓。
三十年过去,这一家的经济并没有改善。在农村的穷人家,教育问题明显存在着。阿奇在外面赚钱,几乎没有管过孩子的学习,没有管过孩子的生活。阿芳没读过几年书,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方向。
在生活的压迫下,阿芳和阿奇在三十年间有无数次的争吵。阿芳埋怨阿奇不顾家,阿奇埋怨阿芳不找工作赚钱。两个人在孩子们面前的争吵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由于家公家婆的重男轻女,阿芳承受了太多心理压力,随着一次次的争吵,阿芳开始骂阿奇的一家,甚至诅咒,甚至当她做得不对,孩子们说她的时候,她连孩子都诅咒。阿奇在生活的压迫中也渐渐变得神经质,特别是当他的老婆无止境地咒骂他之后,他开始动手打人,只要他老婆惹他不爽,他就动手。
这个家大概是散了吧。
所以说,女人要有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工作,你的生活不会是依赖于别人甚至是你的丈夫给的。你只有出去工作,你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宽广,你才有追求的方向,而不是困在家庭里养孩子,用你局限的知识教自己的孩子,局限了孩子的天空,也限制了自己的生活,断了自己的后路。
女人,你的生活不该是依赖于别人的供给,而是应该自己去争取。阿芳变得自私,或者她从来是那么自私,她不去赚钱,让女儿给谁她生活,却让女儿去跟阿奇拿钱供水电费、给家公家婆生活费,她从来不体谅阿奇在外面的辛苦。她得了皮肤病,很难治好,大概是她从来不积口德的报应。她从来不懂的自己去争取,她可以选择生几个孩子,找工作,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却不应该指望生个男孩来得到家公家婆的关怀而提升自己的地位。
这是一个很反面的故事,接触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很黑暗的气息,这只是故事的一角,特别是理解了人物的性格之后,我觉得这种黑暗的气息让我有种窒息的感觉。
其实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生活的一切让我们成长,我们的成长不是得到别人的称赞,而是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我们的成长不要因为别人有色的眼光或难听的言论而停止甚至放弃,说句难听的我们走自己的路,旁人算个屁,都是过眼烟云,不用太在意。也不要依赖这别人的给予就停下自己的脚步,没有人会为你负责一辈子,最可靠的还是自己的努力。
加油吧,女青年,你的未来掌握在你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