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奇闻逸事”系列之十五——老太监买黄瓜

从前,有个皇后娘娘想吃鲜黄瓜。可这时正是腊月天,上哪里能弄到鲜黄瓜呢?

万岁爷爷也发愁。娘娘整天不吃不喝,打滚作赖,弄得他连早朝也坐不安稳。他便找来老太监,下了一个死命令给他,限他三天之内,不问价钱高低,就是上山下海也要想方设法弄到黄瓜。弄到了赏黄金百两;要是弄不到,头一天打四十大板,第二天打八十大板,第三天杀头,灭门九族。

命令一下,那个老太监吓得脸色发白。他心里明白,黄瓜这玩意是三夏大忙时才有,秋黄瓜也留不到现在,留到现在不成黄瓜干也成酱咸菜了。但万岁爷金口玉言,敢违拗吗?办不到也得办。

老太监第一天连黄瓜影子也没见着,屁股被敲了四十大板;第二天还是不见黄瓜影子,屁股又挨了八十大板;第三天要是还办不到,就要被杀头灭门九族了。老太监心里像吃了黄连,苦透了。

[if !supportLists]第三天,[endif]老太监正在街上走,忽听有人喊:“黄瓜,黄瓜,新鲜小黄瓜,谁买呀?”老太监起初不相信,认为自己是在做梦。他扭扭自己的耳朵,耳朵嫌疼,这才回过头来。只见一个乡下妇女膀挎菜篮,手指握着几个小黄瓜扭子,一边走一边叫卖。

老太监迈开大步,迎了上去,伸手就去抢黄瓜。村妇吃了一惊,忙退后三步。老太监难为情地笑笑道:“对不起,大嫂,我是想看看你手里是真黄瓜还是假黄瓜的。”村妇一看,想抢黄瓜的是个做官老头,本想抢白几句,见他赔礼道歉,也就算了。她白了老太监一眼说:“凭什么是假的?今早上,俺当家的把田里秫秸丛子搬来家,秫秸丛里有根黄瓜藤,结了三个小黄瓜扭。你老爷要买,也得问过价,怎么一声不哼,伸手就抢了呢?”

老太监忙问:“多少钱一条?”村妇说:“三两银子一条。”老太监心想,万岁爷说不问价钱高低的。这三条黄瓜花一百两银子买下,他也会认账的,可我要从中捞一把。他马上就对大嫂说:“大嫂,你这黄瓜才有三寸长,也不怎么新鲜了,怎么值这么多银子?咱也不少给你,三条黄瓜五两银子。”

村妇一看这老家伙的样子,就知道是不肯出血的货。便笑笑道:“你找贱的买去!”说着挪腿要走,老太监连忙拦住:“大嫂,咱想买,你想卖,两就合,给你六两不少了吧?”村妇说:“三两一条,少一个也不卖!”老太监见软商量不行,便来硬的:“咱告诉你,三条黄瓜六两银子,不卖拉倒,你走你的路。”一边说一边故意走到一旁。

“三条黄瓜六两银子,不卖拉倒!”

老太监这招还真灵,还就把村妇给吓住了。她也知道,一般黄瓜值不了这么多价钱,只是想趁市场上缺市多卖几个钱。见他迈腿要走也就有点沉不住气了,心里盘算能卖六两银子也不少了。她刚想喊他站住,再一望,老太监站在那里也不走了,还不住地拿眼朝这边看。村妇一下子心中有数了。噢!你要走原来是假的,大概你是真想买黄瓜,要不你为啥舍不得走呢?

村妇摸准了老太监的心思,动起了脑筋,高声叫卖:“黄瓜,黄瓜,新鲜小黄瓜,谁买……要是没有人买,我就自个吃了!”一边喊一边把黄瓜送进嘴里,没有真吃。她这么做不打紧,把这个老太监心吓得险些从嘴里蹦出来。三天期限好不容易赶上,让他吃掉还得了,这不等于把我九族的命都吃了吗?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说:“大嫂,这黄瓜,千…千…千万不…不能吃,我买,我买。”

村妇一见,心中有了底了,连忙又把黄瓜从嘴边放下来,笑着说:“你快拿九两银子来吧。”老太监这才明白上了女人的当了。心想:你原来也舍不得吃!我再诈她一下。他向村妇摆了摆手:“你要卖就是三条黄瓜五两银子,要不卖,你就自个留着吃吧!”

村妇没料到他又来这一手,心里一盘算,又把瓜送到嘴唇边说:“你真的不买,我就要吃了!”老太监冷笑一声:“你吃吧……你吃呀!”“吃,你看我吃!”村妇把小黄瓜送进口中,呱叽呱叽,三大口两小口把黄瓜连嚼带咽就吞下肚了,老太监连喊是喊也来不及了,慌忙哀求:“剩下的两条,我出六两银子,拿来拿来。”说着,就从身上取银子。

大嫂摇摇头说:“刚才是三两银子一条,现在是六两银子一条。拿十二两银子来!”太监听了加一倍价钱,就说:“大嫂,你怎么说话不算话,说好三两银子一条,怎么又变成六两了呢?”村妇说:“要买就买,不买拉倒,你要是嫌贵不买,俺也不卖了,自个儿吃。”说着又从篮子里摸出一条,往嘴边一送,又是三嚼两咽,下了肚。

村妇接着拿出第三条,又要吃。太监连忙伸手挡住:“大嫂,大嫂,这一条万万不能吃,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村妇说:“就剩这一条了,要买就给十五两银子,不买我就……”边说边往嘴边送。“买,买,十五两,十五两。”老太监再也不敢多说,赶紧从身上取出十五两银子放进村妇篮中,又从村妇手中接过这三寸长的黄瓜扭,小心地放入怀中,带着小跑回宫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