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 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位于乳腺癌之后。2018 年全球新发子宫颈癌病例> 56.9 万例,死亡病例> 31.1 万例。其中 85%的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 2015 年约有新发病例 11.1 万,死亡病例 3.4 万。我国子宫颈癌死亡分布情况总体上农村略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约为东部地区的两倍。我国子宫颈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是 51 岁,但主要好发于 2 个年龄段,以 40~50 岁为最多,60~70 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 岁以前少见。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逐渐降低,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 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 70%~90%。2020 年 11 月 17 日,WHO 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 的全球战略 。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 90% 以上。部分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本指南不适合用于这些 少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本指南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2 network,NCCN)指南、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在临床实践中,宫颈癌注重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 同时也注重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 的病情进行治疗。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患者,本指南未涵盖的, 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二、病因学
(一)HPV 感染。
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即宫颈发生癌变的过程中,HPV 感染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妇女一生中, 感染高危型 HPV 的概率达 70%以上,但只有不到10%的妇女发展成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而 80%的妇女的 HPV 感染为一过性。
持续性高危型 HPV 感染+内源性和外源性因子的共同参与和作用,才能造成宫颈癌的发生。所以可以将引发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分为两类:一是生物学因素,即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二 是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
目前已发现和鉴定出 200 多个亚型的 HPV,大约有 54 种可以感染生殖道黏膜。依据各型 HPV 与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不同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如 16、18、31、33、35、39、 45、51、52、56、58、59、68 型)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尤其是 HPV16 型和 18 型和子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低危型 HPV(如 3 6、11、42、43、44 型)感染则可能引起生殖器及肛周湿疣。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种,以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二)性行为危险因素。1.由于 HPV 主要是通过性传播,所以一些可能增加 HPV 感染的因素如初次性生活开始年龄小、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性卫生不良或者有性传播疾病病史会增加 HPV 感染风险, 从而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2.月经及孕产因素:早婚、早育,多孕多产、经期、产褥期卫生不良。3.吸烟。4.口服避孕药。5.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长期免疫抑制(如肾移植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免疫抑制药物)。6.营养状况不良,营养失调:如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 A、 维生素 C
宫颈癌指南下载全文
宫颈癌诊疗指南 (2022年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