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石虎下令:用铁环穿透儿子石宣的下巴骨,还让他用舌头舔锋利的刀刃上的血。押赴刑场上时,更可怕,让内侍拔完儿子的头发,用滑轮上的绳子,穿过他的下巴骨,吊在火堆上,开始烧!开始烤!
虎毒尚且不食子,这位皇帝,到底受了什么刺激?对亲生儿子,痛下如此毒手?
原来,石虎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他本立了儿子石宣为皇太子,可心里却又喜欢另一个儿子石韬。
想要废掉石宣立石韬,又想着历史上废长立幼带来的血的教训,因此犹豫不决。
恰巧有一次,太子石宣和皇帝石虎吵了几句嘴,皇帝气愤的说:真后悔当初没有立石韬为太子。
石韬听说此事以后,仗着父亲的疼爱,公开与太子过不去,他在府里盖了个大殿,大殿的梁长九丈,还起名宣光殿。
太子一看,小弟你胆儿肥了,竟敢用我的名字,给你的宫殿命名。
因此,命人杀了工匠,折了宫殿,把大梁截断。
弟弟石韬一看太子如此,你吓唬谁呢?
重建宫殿!
这回,把大梁还做成了十丈!
我就是要叫宣光殿,你敢怎的?
石宣见石韬如此骄横,便起了杀心。
夜晚,趁石韬毫无防备之时,派刺客刺杀石韬。
而且此次刺杀,因为准备充分,所以刺客就像猫吃老鼠一般,先把石韬捉弄一番。
刺客把石韬砍掉手足,双眼刺烂,剖开肚子,才让他残忍死亡。
之后,石宣便计划,等父亲石虎参加石韬葬礼时,趁机刺杀父亲,登基成帝。
石虎得知爱子惨死,昏厥在地,醒来后便想去看看儿子的尸首,参加儿子的葬礼。
幸好有大臣提醒他,石韬死因尚未查清,去参加葬礼太危险。
石虎这才提高警惕,没去参加儿子葬礼。
石宣去参加石韬的葬礼,不但不哭,还掀开盖着石韬的寿被,看着那具可怜的尸体,哈哈大笑,高兴的都快疯了。
此时,有人暗向石虎汇报:杀死石韬的幕后主使,正是太子石宣。
石虎听后大怒,便要马上诛杀太子,为了不引起麻烦,就谎称石宣的母亲杜皇后,因哀伤过度,生命垂危,让石宣入宫探视。
石宣信以为真,没有防备,一进宫,便被如狼似虎的侍卫抓了起来。
此刻,愤怒到及点的石虎,便下令用铁环穿透太子的下巴骨,又将他吃的食物倒入猪槽里,让这个不仁不义的太子像猪一样吃东西。
之后,又拿出刺杀石韬时所用的刀,让太子伸出舌头来,舔干净上面的血。
石宣的舌头被划伤,发出杀猪般的嚎叫,阴森森的嚎叫声在宫殿响起,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石虎又准备了高高的柴火堆,让石韬曾经的侍卫,拽着石宣的舌头和头发,把他拉到柴火堆上,又用滑轮的绳子,穿过石宣的下巴骨,把他吊在火堆上。
如此觉得还不解气,又剜了他的双眼,砍断他的手脚,剖开他的肚子。
看着奄奄一息的石宣被吊的生不如死,石虎又下令:烧!
柴火被点燃,片刻之间,石宣被烧成灰烬。
如此一番,石虎还不解气,命人把石宣的骨灰撒在大路上,让人踩、让马踏、让车撵。
后来,又将石宣的妻子、儿子九口人,全部杀掉,把石宣的近侍、宦官,数百人也纷纷活活的车裂而死。
石宣的小儿子才五六岁,石虎作为爷爷,非常疼爱这个孙子,便想放过他。
这时,有大臣说道:斩草不除根,必留后患。
因此,侍卫从石虎怀里硬抱过小娃娃去诛杀。
小娃娃拽着爷爷的衣服,大哭大闹,把腰带都拽断了才松手。看着心爱的孙子被自己诛杀,石虎病了好多天。
之后,石虎又把太子曾居住的东宫,改作了养猪场,把宫廷的万余名普通侍卫,全部发配凉州。
古代的宫廷斗争,是多么的没有亲情,多么的惨无人道!
如果说石宣、石韬因皇权斗争而死。那么,那个小娃娃是多么的无辜呀!
石虎作为一个百般疼爱孙子的爷爷,在孙子用尽全身力气拽断你的腰带,祈求保住他性命的那一刻,你为什么不能下令将其赦免呢?
你忍心看着小孙子死在你面前吗?如此种种,还有人性吗?
对此行为,您有何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