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五季20期“有一瓶可以消除悲伤的水,你要不要喝”中,马薇薇在黄执中的谈及下,自爆患抑郁症,后得到主持人马东的认证——“熟识马薇薇的人都知道,马薇薇有重度抑郁症”。
这场自爆,并没有使马薇薇的队伍在这场辩论得胜,但对于马薇薇来说,却是她舆论中的一次重要转折。
在过去的一年里,马薇薇的风评不高,这主要来源于她对姜思达的那次抱团撕。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马薇薇”,出来的前几条一般是“马薇薇撕姜思达”、“马薇薇抱团”、“马薇薇、黄执中、邱晨”……总之关键词基本上都围绕那次事件展开。
那次事件,明处是因为马薇薇被姜思达家所谓的“脑残粉”攻击肖骁所惹怒,但根本原因恐怕是在米未传媒这个职场中,姜思达如新星般迅速崛起、熠熠生辉,导致公司的利益分配撼动了以马薇薇为首的“老牌辩手集团”。
《奇葩说》的粉丝中求学或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群体占了大半,之所以粉奇葩说,正是喜欢这些辩手的逻辑缜密、智慧豁达、磊落坦荡,甚至将米未这间公司想象成了理想中的职场。这场抱团撕,扯开了《奇葩说》幕后的种种不堪——这和大家所处的现实职场又有什么不同?一夜之间,心中的辩神们走下神坛。米未在重头推的“好好说话”等产品销售也受创。毕竟,这些人究竟有没有好好说话,大家还是一目了然的。
相比较姜思达的“保持安静”(事件发生时在自己粉丝群的留言)和“人就是要输得起。大方一点儿,浪漫一点儿,多大点儿事儿呢”(对第四季比赛自己无法进入冠军争夺战的感想),马薇薇莫名其妙的气急败坏就更显得恶形恶状。这种对比让马薇薇在年轻人中丧失了很大一片市场。
第五季开播,可以看出,节目组在编辑、剪片乃至走流程中,处处打压着马薇薇的风头。无论是把马薇薇在辩论中的茫然无措、溃不成军的一面细细保留,镜头恨不得推上去给个特写;还是将站队马薇薇、甘当“马前卒”手撕(或互撕,但至少是傅挑起了纠纷)董婧(被马薇薇们排斥)的傅首尔退赛;最明显的敲打来自于马东,在马薇薇通过前期选人,选出一只王者之师时,马东不顾总导演的提示流程,临时加入了“抢人”环节——这一季最稳最好评的辩手“陈铭”便是在此次被肖骁站队抢入自己麾下。马东在节目最后的单人访问中特意说“为什么什么都按你(指马薇薇)的意思来呢”。
其实看到这里,我虽然了解马东的意思——一方面实力过于悬殊会导致后面的对决太没悬念;另一方面,马薇薇之前的抱团撕确确实实地重创了公司,更不要说在这季还又闹出了“傅董对撕”,对《奇葩说》这个品牌再次给予了打击,作为公司的创始人CEO,又怎么会没有意见。“慈不掌兵、义不掌财”,马东的这一举措当时也得到了大家的一片叫好。
当时还是对马薇薇隐隐的感到了怜悯,曾经的傲人强者、犀利三辩,第一季中横空出世的辩场女魔头(非贬义),就这么把颓相直接摆在众人面前,我有些不忍看;虽然在之前的“抱团撕”中,我和众网友的心态一样,并不欣赏马薇薇的做派。
这次关于“抑郁症”的自爆,便是在马薇薇舆论上最“丧”的那个节奏点上被推出来,舆论的扭转是必然的事情。并不是众网友墙头草——太容易被影响,一方面这是我们的人之常情,当我们认为一个人为他的过失已经承受了足够多甚至过于多的惩处时,我们便会重新接纳这个人;
另一方面马薇薇属于公众人物,而我们对她的了解其实也只来源于爆出来的信息,就像“盲人摸象”,我们观众受信息不全面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也是盲的,这次摸到耳朵认为大象长得像蒲扇,下次摸到腿自然又觉得原来是根柱子——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并不百分百确定,毕竟没有真实相处过;
更别说当我们知道,这个看上去杀伐决断、抱团欺压别人的“恶人”,原来一直在经受重度抑郁症的折磨,这种反差让我们无法再用特别否定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女人。
其实写文前,我的脑袋中一瞬间涌入一个念头——这季《奇葩说》的编排,是不是早就有这种欲扬先抑的安排。不过,我还是不愿意恶意地去揣测这次自爆,而且即使真的有这种成分在,也是公司和艺人对自己品牌形象的正常管理嘛,谁又对长期的恶评能那么甘之如饴呢?
但值得警惕的是,这次舆论的反弹中,有一些看着就愚蠢的调性,马薇薇在节目播出后的微博上把这一切总结为“背叛、污蔑和咒骂”(当然,她也可能在说别的事情,自动回避了之前的抱团撕事件),而评论的状态有的又成了“对不起,我也曾经误会过你、指责过你”。
成年人,在这社会上“有错要认、挨打要立正”,尤其公众人物,收割了别人关注、流量变现的好处,随之而来的自然还有众人的监督与评价,所以才需要考虑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慎言慎行。得了“抑郁症”,当然能激起众人的同情与体谅,但是当初的众人评价也并没有什么错处啊,即使大家真的是严重误会了马薇薇——只收到了某个维度的信息,没看到全貌,也是马薇薇们自己没有公布出来,让众人了解啊。
尘归尘、土归土,一码归一码。马薇薇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艺人素质,避免自己因为冲动受到舆论的负面反馈。而对于马薇薇向自己抑郁症的抗争,我报以敬意,并希望马薇薇能与抑郁症这条大黑狗“和谐同存”(辩论场上导师李诞的用词)。
毕竟,我也同意,这条黑狗(抑郁症乃至负面情绪)你杀不死它,每一段情绪都自有前缘,是你对周遭事物的自然反馈,是你真真实实的一部分,但你也许能找到和它和谐同存的方法,让它不至于影响你太多,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带来一些安慰(趁机关注自己的真实需求、清理心中的垃圾缓存),而这点,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