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路过还是旅行,这几年我走过不少城市。在我看来,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她自己的独特印记。比如兰州,印象深刻的是穿城而过的黄河和城外光秃秃的大山;而贵阳,让我念念不忘的是路边小贩挑着贩卖的烤土豆和丝娃娃;提到青岛,我想到的是满大街的人们用塑料袋拎着的啤酒,还有栈桥边栖息在海浪上的海鸥;成都呢?则是满街满巷的空气中都漂浮着的麻辣串串的味道,一想起来肚子都要咕咕叫。
那厦门呢?除了人人趋之若鹜的鼓浪屿、南普陀和厦大,还有什么值得我在离开后仍怀念不已的?恐怕就是顶澳仔猫街,和“不在书店”了。
顶澳仔猫街在思明南路上,离厦门理工学院很近。这里原本只是一条渔民聚集的小街,渔民们曾养了很多猫咪捕鼠,猫咪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人。后来,为了传承社区记忆,这里就被政府打造成了猫咪主题的街道和社区。
沿着思明南路向东,路过厦门理工学院,在路的右手边看到两只并排坐着的猫咪雕塑,就到“猫街”了。一条缓缓向下的小街,两旁装饰着各种猫咪图案和涂鸦,很是可爱呢,非常适合拍照哦。有不少人在各式的雕像和图案前兴奋地合影。
看这两尊猫咪雕像,表情各异,服饰也不一样。有没有让你很心动呢?猫街两边的小店也大多是猫咪主题,卖一些萌萌的小饰品或是小吃。小店的门牌色彩都非常明亮,随意一拍都是非常美的招聘。街道两旁的上方还挂满了“和谐社会”的标语,可见这些喵也都是“和谐喵”呀!
猫街上还有一所小小的猫咪博物馆,据说是全国乃至海峡两岸唯一的一座猫咪博物馆。博物馆占地不大,里面的玻璃房中养了不少猫咪,游人可以通过预约后进入玻璃房与猫咪亲密接触。玻璃房外,则售卖各式猫咪式样的饰品、文具、抱枕或摆件之类的文创物品。小小的店内挤满了游客,很是热闹。店内还售卖饮品和点心,二楼提供卡座可以歇息。
店内还有有一面墙,挂满了一幅幅猫咪主题的世界名画和名人肖像,《蒙娜喵莎》、《玛丽莲·喵露》、《文森特·喵高》等,当然名字是我随便取的。至于图片嘛,你们去到店里就能看到啦。
我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必去之地有二,一是博物馆,二是书店。带着宝宝逛博物馆不现实,但逛书店就很适宜呀,顺带熏陶一下那个不知书为何物的小兽,他的父母没能做成学霸,说不定将来他成了学霸呢。
做攻略时,我发现厦门有名的书店,一是位于鼓浪屿海天堂构的“晓学堂·虫洞书店”,另一家就是位于厦门思明区华新路的“不在书店”。华新路被称为华侨新村,始建于1957年,是当时的华侨响应政府的号召回国时,政府特批给华侨们安家的地方。小小的一块地,先后建了五十余幢小别墅。这些小别墅都是华侨们自己出资修建的,所以风格各异,既有法式、德式的欧洲特色,也有来自印尼、马来的南洋风情。整个别墅区小路曲径通幽,两旁树木浓密遍植各类果木,四季花开不断,红砖灰瓦映衬着绿树石墙,行走其间,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如今,有些别墅已经慢慢的变成了一些文艺气息的私家餐馆、工作室、咖啡吧、酒店,以及书店。
在华新路下车后,沿着路边一条小道拐进去,走不多远,就能看到一座被茂密的灌木所包围的三层小楼,楼前有个小院子,翠绿茂密的枝叶间嵌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招牌,上书“不在书店”四个汉字,以及英文名“ONCE BOOKSTORE”。咦?仔细看,这四个汉字有三个都是缺了一笔呢,这样的书店招牌还是第一次见呐。
书店大门在招牌右侧,推开篱笆似的铁门,引入眼帘的是个小小的院子,摆放了两套简单的竹编桌椅,整个院子都被茂盛的植物所包围,仿佛进入了植物园,耳畔几乎要听见植物们奋力拔节生长的声音。
门廊上上放置了一个老实的橱柜,上面放了几盆绿植,一只橘猫懒洋洋地绿植旁打盹。走进大门,迎面是收银台,右侧是书店推荐书目的陈列台,左侧是一整面墙的书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书。站在书架前,有种“我有万卷在室”的满足感,尽管这“万卷”并不属于我。
书店里还分男女设置了不同的阅览室,每个阅览室里都摆放了老式的桌椅,有客人在里面安静地看书。整个书店的装潢都带有一种老式的闽南风格,做旧的格纹地砖,旧式家具和电视机,还有各种带有年代感的摆件,一股浓浓的文艺范儿扑面而来。
不过,书店二楼只对会员开放,对游客就不太友好了。而且,收银台前贴着一张小贴士,上书“请支持独立书店活下去”之类的话,让人有小小的尴尬。
这一系列游记的尾声,再小记一笔曾厝垵吧。
来厦门之前,有友人曾建议我住曾厝垵的民宿,因带着宝宝出门,我们多方考虑后决定住中山街的快捷连锁酒店。但曾厝垵还是要来走一走的。那天下午,新闻说台风即将登陆,热心的滴滴司机建议我们逛完后早点回市区,不然不好叫车。尽管因为“金砖会议”,曾厝垵的民宿大多已经关闭,但曾厝垵仍然是人潮汹涌。窄窄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式食物的香气混杂在一起再涌进鼻腔,立马勾起了肚里的馋虫。
一路走,一路吃,一路看。身处异地,往日生活中的种种烦恼都暂时抛到了脑后,只认真地经历在旅途中的每一刻。这体验,在之后,就会成为我们宝贵的经历。人生是否也正如此呢?正是我们此刻正在经历的每一瞬间,组成了整个人生画卷。
愿你我,从未辜负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