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巷子口,传来了一声又一声洪亮的吆喝声:
磨剪子嘞——戗菜刀……,……。
这拖着长音的吆喝声,曾是半个世纪前中国城乡最常见的市井交响。磨刀人肩扛长条板凳,凳头挂着水罐和磨石,走街串巷的脚步惊起一串铁器碰撞的叮当。主妇们闻声探望,取出钝了的剪刀菜刀,变匆匆朝巷口走去。
磨刀人的摊子,渐渐被大人孩子包围起来。
只见磨刀人跨坐板凳,双腿夹住刀背,戗子逆着刃口刮出金属卷儿,像给老树剥落陈皮。
粗磨石先打底,在青砖色石面淋了水,刀刃与石面摩擦的“嚓嚓”声里,锈迹混着泥浆流淌下来,再用油石细磨。
经过了这样一遍一遍的程序后,钝了的刀或剪子,寒光重现,锋利无比。
随着时代的变迁,磨刀匠的行业也是日渐式微,偶尔见之。不觉甚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