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相信中医】
一
广西中医学院的刘力红教授说:“我们的教育花了五年时间,或者八年时间,如果再读博士,那就是十一年的时间,尽管花了这么多时间,可是相当多的人对中医还没有一个基本的信念,也就是说,我们相当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还没有入中医的门。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在中医博士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看中医经典了。如果哪一位博士的案头放上一部《黄帝内经》,那是要被笑话的。博士的案头都是些什么书呢?都是分子生物学一类的现代书。博士这个群体,无疑是个高层次的群体,所以,读些现代的书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作为中医博士为什么不愿读中医书尤其不愿读经典呢?我想答案只能有一个,就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医只不过如此,经典只不过如此。”
邓铁涛说:“中医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确立对中医学的信心,是否对中医学具有信心其实也就是中医是否入门的一个标志。而在目前,中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危机,而中医教育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信心的危机。中医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能够解决学生的信心问题。”
颜德馨教授说:“中医教育的失败,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就是学中医的人对中医没有信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裘沛然教授说:“现在中医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对中医没有信心,就是因为没有学好中医,对中医学的精髓一无所知。其实,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治好的很多。中医教育落到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实际上是自己不争气。本来,中医院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级中医师,最低要求是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师,可是现在,中医院校培养不出来合格的中医,培养出来的中医简直就是废品,连庸医的水平都达不到,这是中医教育很大的失败。中医教育走入了误区。”
为什么会出现中医学人不信中医的怪现象呢?裘老说:“问题的根源恐怕还不在教师,而在政策的导向。现在的政策导向就是要中医走向现代化。中医走向现代化是对的,中医要创新也是对的,可是中医现代化应该是继承了五千年中医传统的现代化,而不是中医的西医化。中医现代化,首先要知道几千年来无数的大医和先哲们呕心沥血的成果是什么。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到中医的现代化。对几千年的中医学术成果茫然无知,就没资格来讲中医的现代化。可是现在,由于中医现代化的含义错了,中医现代化成了中医的西医化。他们不相信中医几千年来通过临床在几亿人身上实践的成果,他们只相信小老鼠身上实验的结果。不相信几千年的伟大传统而相信小老鼠,这是对中医根本不了解,是一个错误。在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指导下,所谓的中医创新是空话,中医学术陷入了错误导向的混乱之中。”
中日友好医院的焦树德教授说:“现在的政策导向就是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其实就是用西医替代中医,美其名曰中医现代化,实际上就是消灭中医!”
中医的现状大致如此。
二
中医的现状大致如此,但此现状已经维持了很久。起码在二十年多年前,中医就已经如此了。
当年的浙江中医学院(后改名浙江中医药大学)只有四个系:中医系,中药系,骨伤系,针推系(我在针推系),感觉中医系是最没用的,因为没有疗效。实习的时候,我在上海中医学院(后改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进修的时候,我在浙江省中医院。期间见过很多高年资的中医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专家”、“教授”,我非常留意这些医生的所开处方的疗效,基本上没有。印象最深的,是中医内科门诊,带教老师是一位副主任医师(相当于副教授),每个方子必有石膏,连感冒都看不好。唯一的收获是两个中成药的疗效对比:治疗颈椎病,用“颈痛灵”比用“颈复康冲剂”疗效好很多。
既然中医“没用”,谁会对中医有信心?学生没有信心,带教老师也没有信心,估计带教老师的老师也没有信心,不然怎么会会教出连感冒都看不好的副主任中医师来?如此看来,从我年龄段(70后)的这一代往前推,以20年作为一代人计,已经有三代人对中医没有信心,也就是说,上个世纪的30后,学中医的就已经普遍不会中医了。
“没用”的东西谁会花时间、精力去学习呢?相比较之下,针灸推拿疗效好很多。所以,在实习和进修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我并没有学到一点一滴有关中医的临床经验。
工作之后,当时的医院里除了我之外,还有两位医生也是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而且这两位当时都已经名声在外——一位已经退休,但仍然在自己家里坐诊;一位在门诊。后者我曾有机会观察,他的治疗效果,却胜过了我之前所见的专家、教授。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我的纳闷:为什么一个乡下的中医师疗效却好过城里的中医师?
大约在2005年,一个初中老同学的妻子腰痛,针灸效果不错。但她跟我说,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夜间睡眠时出汗并且小腿“抽筋”(肌肉痉挛)。我说,那你去看中医啊。她说,中医看过了,没有效果。像这样的情况不看中医看什么呢?看中医为什么会没效果呢?可能因为是老同学的妻子,比较熟,我说,不然我开张方子给你试试。这是我第一次比较正式地看中医。
在中医学院的时候,我是学过中医的,也知道看中医的方法。说实话,也就学了点皮毛。那时也学了很多的西医,解剖就学了两本。学了西医并不是没有好处,对于诊断,对于常见的疾病,能有个大概的印象。当然也学了一些在后来看来毫无用处也很浪费精力的东西,比如生物化学,西药药理学之类的东西。
虽然只学了点皮毛,但我恰恰就凭着那十几年前学的那点“皮毛”,治好了她的盗汗和抽筋。而且堪称“奇效”:服用中药的当天晚上就起效,没出汗,也不抽筋了。
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是中医不行还是中医师这一集体出了问题?
三
问题出在哪里?
因为绝大多数的中医师,满脑子的西医思维!
先来看看这段话:
“而愚数十年经验以来,治此证者不知凡几,知欲治此证非重用赭石不能奏效也。盖赭石对于此证,其特长有六︰其重坠之力能引胃气下行,一也,既能引胃气下行,更能引胃气直达肠中以通大便,二也;因其饶有重坠之力,兼能镇安冲气使不上冲,三也;其原质系铁养化合,含有金气,能制肝木之横恣,使其气不上干,四也;为其原质系铁养化合,更能引浮越之相火下行,而胸膈烦热、头目眩晕自除,五也;其力能降胃通便,引火下行,而性非寒凉开破,分毫不伤气分,因其为铁养化合转能有益于血分(铁养化合约于铁锈故能补血中之铁锈),六也。”
注意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因其为铁养化合转能有益于血分(铁养化合约于铁锈故能补血中之铁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西医中的血红蛋白含铁,代赭石含铁,所以就能补血。这是什么思维?西医思维。说这话的人是张锡纯,中医看得很好,但也深受西医的影响,所以号称“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此人生于1860年,还是清朝的时候,卒于1933年。也就是说,起码在这个年代,由于西风东渐,中医就已经受到西医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批“中西医汇通”的学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比如崇洋心理等等,西医思维渐渐占领了中医生的大脑的阵地。看看如今中医院校的课本就知道,现在的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了多少西医课程,又学了多少中医课程;又有多少学生不是以“精通”西医为傲的。如此背景下的“生产”出来的中医生,不以西医思维指导大脑,那才是一桩怪事!
四
西医思维能指导中医临床吗?不能。因为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医学理论,中医和西医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
用西医思维指导中医临床,看中医方便很多,也简单很多,速度也很快,但绝对没有效果——有效也是短期效果,很难治愈。效果好的,那绝对是误打误撞用对了药。用中医思维指导中医临床,如果辨证论治准确——要求再高点,精确——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甚至是神奇的。
我第一次开中医处方,则是误打误撞用了中医思维,而没用西医思维。
说起西医思维,例子就太多了。比如我以前的那位带教老师,每张处方必有石膏。在中医思维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也绝对是错误的。再比如我同单位的同是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其中一位前辈,我刚毕业时曾慕名带朋友找他看病,治疗咳嗽,一张药方全都是治疗咳嗽的中药。这就是西医思维。中医的思维不是这样的,中医讲寒热,讲阴阳,讲虚实,讲辨证论治,讲治病求本。某次,一位球友跟我说,吃了那位医生的中药拉肚子。我问他是怎么给你看的?回答说,我还没说完他的药方就已经开好了。如果用的是中医思维,方子是不可能开得如此神速的。还有一次,他因为要帮助我进步,就跟我讲,郁金这个中药降转氨酶效果很好,但用量一定要在30克以上——这绝不是中医,而是纯西医。只有西医才说什么药有什么明确的疗效,而且剂量也必须非常准确。
奇怪的是,此人看中医,名头很大,可以说是誉满一方。原因可能是,一是当医生的时间长,二比较重要,虽然效果不咋地,大家也都习惯了,以为中医就是那样的。而另一位有中医思维的同是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学长,名头是有,却远不如他。
五
那么,用西医思维看中医和用中医思维看中医有何区别呢?
一孩子遗尿。
可以这么看:遗尿—小便方面的问题—小便方面的问题归肾管—出现夜间遗尿,说明肾阳虚,肾气不固—补肾阳,固肾气。
这个思路,看似很中医,看似准确地运用了中医的理论来分析,是唯一的解。其实不然,这不是中医思维,而是西医思维。这也是这个孩子“看遍水头名中医”而不好的原因。
中医讲望闻问切。
这是我的一个同事的孩子,当时八岁。我曾在门诊分部上班,也就平常地一“望”。
“你这孩子的嘴唇怎么这么红?”
原来这孩子一直遗尿,看遍水头名中医而不好,那时正在吃某名中医的药。
于是再“望”。看了下孩子的舌,舌红,舌尖起泡如杨梅状。便说了这么一句,“你这孩子很热啊!”
“这孩子很热”这话引起了孩子的妈妈的重视,说是啊,孩子前天流还鼻血。然后我就好奇,孩子在吃的是什么样的药方。一看之下,如前所述,补肾阳,固肾气。于是再说了一句,“这药太热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热病得用寒药,热上加热,那肯定好不了。
这时候,孩子的妈妈说了,“要不然你开张方子试试?”
中医是讲望闻问切的,“望”过了,唇红舌红,舌尖起泡如杨梅状,热在上焦。一望之下,已经有了足够的信息,这么典型的舌象,很容易判断。上焦为心,为肺,遗尿属于下焦,是什么原因导致上焦热而在下焦出了问题呢?这在中医理论上得讲得通:
望唇舌—上焦热(证据确凿)—上焦心与肺—心经热—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心热移于小肠(注意,中医的小肠经是有“司小便”的功能的)—小肠司小便功能异常—遗尿。
于是我开了导赤散。导赤散是清心火利小便的,病因就是心火盛。心火一清,就无热移于小肠,小肠司小便的功能自然恢复正常,这就是治病求因,治病求本,这才是中医思维。既然思路如此,就不能像其他的医生那样嘱其少喝水了。相反,要多喝水,多小便,热方能通过小便速去。
因为这个事情,我出了点小名,好几个遗尿的找我看,说我这个人看遗尿有一套。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事简单,其实不简单。用中医思维看中医,这本来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事,现如今却成了稀罕事。所以我也经常说,中医目前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中药的质量或是其他,而是没有中医思维。那些“名中医”并非没有“望”,这么典型的舌象,谁望了之后都不可能没印象。只因脑子里已经有固定的思维在,故虽“望”而不见。如果这个孩子“恰好”属于肾阳虚,肾气不固的情况,那这些“名中医”就会显得很高明——看,病好了!
六
李可最近很有名——他本来就很有名,只是我最近才关注到他。这位老中医,号称“实践派”,自称“古中医学派”,本来是学汉语言当编辑的,后来转学中医。他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从1984年起,我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主持中医药图书出版工作,由于我本人从小对中医的耳濡目染,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加之本人又是个中医师,所以决心利用这个具有新闻性质的职业为振兴中医出把力。
15年来,我带领本社同仁跑遍大江南北,积极组织出版了以中医为主的医药图书。1994年《出版参考》公布了“读者心目中的名社名书”,偏居一隅的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名列其中。然而说句老实话,在我社出版的上千册中医图书中,真正让我感到确有实用价值、能在手头把玩的不出10种,而在我所接触的数百名中医书的作者中,据我观察,能够用中医思维看病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
“我所接触的数百名中医书的作者中,据我观察,能够用中医思维看病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数百名,三五人,经李可统计,用中医思维看中医的,是低概率事件,现状就是这么酷。
用中医思维看中医,这其实只是看中医的入门级。入了门,就会说,看中医不易。难在哪里?难在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当所望所闻所问所切都不典型的时候,处方就开不出来了;勉强或者随意开出一个处方,往往没有多大的效用。
自约2005年我看了第一例中医,我发现中医是好东西,于是重新学,我是认真的。
2005到2019,也十几年了,边学边治,边治边学。期间解决了一批疑难杂症,包括到处求医而治不好的“抽动症”,也曾解决不了某些很简单的问题,比如面瘫。有个失眠,我认为判断很准确,就是没效果;有个头晕,换了三张方子,仍然无效。有个咳嗽兼鼻炎的,咳嗽好了,鼻炎没好。当时用的是小青龙汤,咳嗽好了之后用的是苓桂术甘汤,但鼻炎一直没好。后来一想,应该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样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的。看不好的好处在于能促进学习;学习的不好处在于看多了不知道该信谁:比如李可和刘渡舟,这二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某些见解却是相反的。三本经典反复看,但总觉得还需要再看。中医之博大,要看全,是不可能的,只能择精;中医之精深,非我可以完全理解,也得看看医案以得启迪。看来看去,看病看书,总觉得这任督二脉还没有打通。但我一直坚持中医思维,这一点,是始终没有改变的。
七
中医思维玄吗?其实不玄。简单来说,西医思维看局部,哪里不好治哪里,比如说遗尿,那就去止;中医思维看整体,比如说遗尿,分析导致遗尿的原因,然后治疗这个原因。一个是局部思维,一个是整体思维。
蒲公英流行有一段时间了,到现在,这个流行还没有停息。说蒲公英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等一系列好处——这是西医思维。不能说西医思维不对,但用到蒲公英上就不对了。因为蒲公英是中药,它是一个整体,有一个整体效用。西医思维取其片面效用,忽略了整体效用。试问,你吃的是蒲公英,还是蒲公英里含的某(些)个化学成分?蒲公英确实可能具备这些优点,而且可能还不止。但它的整体是一味非常寒凉的中药,对于不需要寒凉来调理的普通人体来说,蒲公英与毒药无异。
曾有人找我看胃病,今年吃了几天蒲公英,又来找我看胃病。有人发朋友圈,说蒲公英多好多好,这是好心办坏事。西医思维经常说什么什么中药好,有什么什么疗效,比如说抗癌。这是很可笑的。能抗癌的中药多了去了,用对了,每一味中药都能抗癌,而不只是那些以蒲公英为代表的寒凉药。分析中药必须用中医的思维,要看它的整体。至于它含有什么成分,这个成分有什么效用,你可以把它拿出来,那它就不再是中药而是西药了。
屠呦呦就是这么干的,她从青蒿提取了青蒿素。青蒿和青蒿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一个是整体,一个是局部。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实事求是地说,这跟中医无关,也不是属于中医的荣耀,中医只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线索,让西医多了一个有效的西药罢了。
八
有人可能会觉得研究生很厉害,其实不厉害。西医的研究生研究什么呢?他们研究的都是很“小”的事,很专业。举个例子来讲,他们可以研究这样的一件事:有个皮下植入的避孕药,这个药植入皮下之后,起初几天药量释放过大,之后均衡。要研究的,是如何能够始终均衡。这是不是一个“小事”?特别小。这么一件“小事”,可以让他们投入几年的精力,也不一定能“研究”得出来。研究生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硕是大的意思,博也是大的意思,但他们研究的事情却很“小”。如果有人觉得研究生的知识很渊博,那误解就大了。
中医的研究生研究什么呢?其实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比如用猪苓汤,拿小白鼠做实验,观察这个方剂的利尿效果。或者分析蒲公英,看它含有什么化学成分,各化学成分都有什么用。这是完全仿西医的。对于中医来讲,这样做完全没有意义。把几年正当青春年华的精力投进去,只做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西医这么做是有意义的,中医这么做就没有意义了。西医需要“专业”,中医不能“专业”,因为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越专业,越细微,越钻牛角尖,就越入歧途。
中医还是得做中医的事,不能被西医牵着鼻子走。中医研究生还是得回到中医经典,可以专攻《内经》,可以专攻《伤寒》和《金匮》,也可以专攻《温病》,能全文背诵,能比普通学生有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然后应用到临床,为临床实践提供思路上启发,这才是有意义的。
九
我毕业那年,浙江中医学院新设了一个系,叫中西医结合系,不知道当初这个新事物是不是还存在。
中西医结合,是近百年来中医思维逐渐西医化的产物。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指导理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怎么结合?结合的最终结果,是加快中医思维西医化的速度。
我不是不赞成学中医的人学西医,西医对于疾病诊断,对于人体解剖,对于临床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预后等对中医都是必须的、非常有益的借鉴。可以说,中医延续(不能说发展,中医发展到清代,就已止步)到这个历史阶段,就不能完全不懂西医。但二者的结合到诊断为止,除了诊断,就没有更多的可以结合的了。所以,中西医结合不是好东西,能坏了中医的名声,也坏了西医的名声——这个系出来学生注定看不好西医,更看不好中医。
十
中医思维与西医思维不同在哪里?具体到看病,中医辨证论治,西医辨病论治。
什么叫“辨证论治”?可以把“证”理解为症状。比如感冒,中医以发烧怕冷为主的辨为风寒感冒,以发烧咽痛为主的辨为风热感冒。治疗这两种感冒,用的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方。治风寒感冒用辛温的中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辛凉的中药,一温一凉,完全不同。西医的辨病论治大家就都很熟悉:感冒就是感冒,就是病毒感染!发烧的解热,咳嗽的镇咳,还可以用抗菌素,说是为了防止继发感染。不同的人感冒,用的药可以一模一样。
就上述的内容看,以西医的思维治感冒,很简单。以中医的思维治疗感冒,就复杂。其实,在中医看来,感冒远不止于风寒、风热,除此之外,还有暑湿感冒,寒湿感冒,气虚感冒,血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这些感冒都各有不同的症状,治疗这些感冒,中医用不同的药方。最近一朋友的女儿感冒,表现为寒热往来(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头晕,呕吐,这是中医里典型的“邪犯少阳证”,我称它为“少阳感冒”,但中医理论并没有把“邪犯少阳”归于感冒的范畴。风寒感冒还分表实、表虚以及风寒轻证;风热感冒还分轻证、中证、重证,说来有如数学中的排列组合。
这时候,就需要辨证论治。需要中医生准确地辨证,越精准越好,这就很检验一个中医生的水平。如今的中医生,流行西医思维,看中医犹如看西医。对他们来说,看感冒就很容易。可以治疗感冒的,诸如羌活,防风,荆芥,桑叶,菊花,桔梗之类,每个感冒,都用上一些就是了。
一位了解中医、相信中医的朋友说,看一个中医生的能力,就看他能不能看好感冒。这话是说得很对的。在中医看来,小小的一个感冒,就能耗费你的很多心力。如果辨证准确,风寒感冒可一剂而愈。病毒感染,发烧发到40来度,怕冷怕到盖上两层被子还是很冷,全身关节无一不痛——这种情况,西医很可能收住院,住上个把星期;在中医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风寒感冒,往往一剂而愈。
如果辨证不准确会怎么样?一是没效果,二是会加重。大约七、八年前,我就把一个风寒辨证为风热。后来我得知,那人吃了一剂就不吃了,不是因为”一剂而愈”,而是更不舒服。
风寒感冒中医可以“一剂而愈”,西医呢?一般是一个星期,这与人体感染感冒病毒自然而愈的时间吻合。如果是阳虚感冒,患者年龄大,头痛发烧,鼻流清涕,懒于言语,四肢不温,疲乏嗜睡,血压偏低,中医能再剂(一到两天)而愈,西医则收重症监护室再说。像上面提到的那例“少阳感冒”,过程尽管曲折,但中医治疗也仅两天即愈。
十一
但中医已经没有什么机会治疗感冒了,身体一发烧,就找西医去了。
西医好吗?西医在看感冒方面,疗效是远不及中医的。那其他的方面呢?我无意一一对比,没有这个学识,也没有这个精力。西医的优势在于外科,我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数年前,我得了阑尾炎。内科说可以暂不手术;外科说,马上手术;同事说,不手术也迟早得手术。确实有再发,我试了试中医,针灸,扎足三里和阑尾穴,扎针后症状消失。
但西医科学啊!是的。什么是科学呢?科学很直观,很逻辑,看起来很对,西医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科学的发展,带动了西医的发展;科学在进步,西医也在进步。
从牛顿第一定律,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科学的一大进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会发现,原来的科学理论不完善,甚至错误。科学正处在发展之中,近百年来,科学的发展呈加速的状态。但除了已经发生的,谁也料不到科学发展的速度会是怎么样的轨迹。目前看来,在前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平缓,近百年,上了个陡坡,之后呢?是很平缓还是延续这个陡坡还是在现有的高度上平缓很久之后再上陡坡?谁也无法预料。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
科学处于发展中,西医也处于发展中。只要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就会否定或纠正之前的阶段的错误和不完善——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也是西医发展的规律。
西医很完善了吗?不完善。对于很多疾病,西医仍束手无策;对于很多疾病,病因仍不明了。理想中的西医应该包治百病——既然都这么科学了,还不完善,简直没有道理!
要相信中医,也要理解西医——人家还在发展中,还是个孩子。看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确实就是不一样的。
西医还在发展中,还不完善,还不成熟,这是现状。而中医的发展,在清代就已经结束了。从《黄帝内经》的产生的战国时期的最后一年公园前221年算起,到《温病条辨》作者出生时间1758年为止,中医至少发展了1979年,这种计算方法,是中医发展的时间的最小值。
自《温病条辨》之后至今两百多年,中医没有显著的发展。中医的发展,也显然有别与西医。西医的发展是完善,是纠正,而中医的发展则只是补充。也就是说,历史证明,最初的中医理论就是正确的,无需完善,无需纠正。
西医仍在发展中,而中医已经成熟了起码两百多年。
很多人说中医不科学。我也承认,中医不科学。中医如果科学,那就坏事了。那就还得发展,还得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纠正,那就不是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了。
科学就很好么?
科学不一定正确。正确的,当然不一定不科学。只要正确,不科学又何妨呢?
十二
学中医,觉得中医没用,毕业十年之后才发现中医是好东西,于是再学。再学也有十多年了。如前所说,这任督二脉还是没有打通,只得个入门。虽然只得个入门,但和比比皆是的满脑子西医思维的中医生相比,的确已好很多。做事得年少,学中医应该也是如此,海量的内容需要记忆,海量的内容需要理解,还有海量的医案需要去看,以便拓宽思路——不勤奋学不好中医;勤奋而没有悟性的,也还是去学西医比较好。
张仲景当然是我所佩服的,叶香岩也是我所佩服的,《温病条辨》是对《伤寒论》的补充,是《伤寒论》之后的另一个高峰。作者虽然是吴鞠通,但内容却得自叶香岩的医案。所以,可以这么说,自东汉张仲景之后,叶香岩是中医的又一座高峰。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们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那时候没有西医,没有西医思维的干扰;古人比今人沉静,学医的效率胜今人何止十倍!但他还是告诫自己的儿子“慎勿轻言医”,学中医之难,可见一斑。
难就有挑战性,这是我所喜欢的。人既存在,一直有东西可学习,一直有方向可探究,总比没有的好。心疼中医,在西医思维的影响下,日渐变形,失去了原来应有的面目。但好的东西,最终还是会被人所重识,就像我的历程一样,学中医,认为中医没用,继而发现它的非同寻常的价值。
前不久,有个人来针灸,她也是学中医的,我看了看她的舌,说了这么一句话:
“要相信中医。”
想较为系统地写一写这个方面的内容由来已久,说了这句话之后,想写的感觉更清晰了些,便以此为标题,一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