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妈妈下午要出去喝小妹妹的满月酒,你在家自己完成复习和打卡,可以吗?”
“妈妈,你给我布置的作业是哪些呀,再给我说一遍吧,我能完成的”。
妈妈心满意足的出门了,心想着回来一定是作业全部完成的场景,果然……
等孩子上完培训班回来,妈妈一脸开心的问:“宝贝呀,你的作业都完成了吗?拿来给妈妈看看?”
“好的,我就去拿。”
在楼下等待的妈妈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催促:“快点拿来呀,拿个作业怎么这么久呢?”
“妈呀,我就来了,你等下我。”
又过了一会儿,妈妈实在忍不住,上 楼去了,一看到妈妈来到房间,孩子就借口拿东西,又出了门,妈妈一不小心把垃圾桶打翻了,里面是三根冰淇淋袋子,这下,当妈妈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作业没完成,冰淇淋一根接一根的吃,这孩子,自觉性就这么差吗?就得守着写作业吗?那要怎么才能让她主动学习呢?妈妈今天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动手,她在思考这究竟要怎么办。
从长期来看,要想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家长以身作则很重要,要给孩子做出榜样。除此之外,还需要帮孩子做到三点:
第一就是“培养自我”。所有的自觉都是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没有“自”,哪里来“觉”?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父母要逐渐减少对孩子各方面的干预,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为孩子提供独立思考、行动的机会。
比如,试着让他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主,先玩还是先做作业?如果选择先玩再完成,那也让他自己做主,哪怕做的比较晚,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陪他到晚点。相信聪明的孩子不会每天如此吧。
孩子的自我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父母平时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就不能要求孩子突然就能自觉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第二,让孩子找到学习与自己的关系。
家长可以帮助他把未来的设想和现在的学习联系起来,比如说,要想当个医生,那就要学数学,因为不会数学就看不懂医学书。不要总是灌输“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大学,为了有前途”这种观念。
第三,要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自信。
你可以帮他学着把看起来困难的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更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进而攻克难关。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找到孩子的优势,用优势带动劣势,而不是先补齐劣势,比如不要总说“你什么都好,就是……”这种话。
长期做好这三件事,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才会慢慢被培养出来。
因此,作为父母,教育孩子应放眼未来,为他们的将来考虑,不靠蛮力去限制孩子,而是要给孩子真正需要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