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阿里郎,已经入职39天了,意味着告别宋小菜也有一个多月了。想起当初对小菜热爱至深,想要把那变成自己最后一份工作,到后期抑郁缠身,挣扎努力了很久,但是发现依然没有出路,于是决定跳槽,然后开始找工作,到提离职,到入职口碑,似乎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时和boss提离职的时候,他说,有感觉到我会来讲这个事情,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我想,我如果再聪明一点,应该来的更快吧。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自己会去找方法解决,找条件纾解,当真的以我的能力和心智找不到方法的时候,会坚定地抬起头,选择另一条路。作为一个做了决定就很难被说服的人,老大也没有做什么挽留,然后就告知合作的同事,告知HR,开始交接,走流程。幸好电脑是公司的电脑,我又一直有收纳文件夹的习惯,平时也在有意把自己的一些工作内容教给要转岗来的一个小姑娘,所有的文件和收藏都一个星期之内转交给了接手人。然后就办手续离职,第二天入职口碑,加入新团队,第三天就跟着新同事一起去舟山outing了。
看上去都很顺利,面试很顺利,HR面谈很顺利,离职很顺利,入职和同事们相处也很顺利。然而心里总还是有些忐忑,觉得是不是有什么东西还没有给自己交代好,有什么事情还没有自己给自己理清楚。
比如,之前公司有些一面之缘的老同事问的:你为什么要走?你这么优秀。比如,为什么我选择口碑,为什么我继续在数据分析师这条路上走?
为什么离开?说实话,我心里更多是对老东家的感激,这里是我第一份工作,让我这个懵懂的大学毕业生,找到了数据分析师这条职业道路。虽然后期有很多吐槽和无奈,但是最初的那一批人真的是吸引到我,感染到我,大家为了农业互联网义无反顾,熬夜,讨论,出方案等等,虽然后来发现,大多数人并不是为了情怀在做事情,而是为了资本,为了被期许的利益的可能性。真正怀着农业梦想进去的,只有寥寥几个一无所有,没有期权,没有背景,没有话语权的年轻人。我就是这些年轻人当中的一个,当我把疑问摆出来,他们说,哪里都是这样的,哪里都有利益,背景,权利争斗的。好吧,这样的说法相当于撕开了情怀的外衣,开始让我把老东家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公司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对比:薪水,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学习资源,未来成长。想来想去,我都不应该继续待下去了,一无所有的我,需要一个能够快速提升自己专业技能、职场竞争力的地方。继续在老地方被不正确的路线和没日没夜的加班消耗,没有自己仰慕的人可以学习,没有自己完全信赖的人可以跟随,未来恍如泡沫。所以,离开吧,任何一个成熟一点的互联网公司,都更能给到这些你想要的。
于是开始投简历,机缘巧合,知道有个做算法的师兄去口碑了,有个做数据分析的师姐也在口碑,虽然自己愚蠢的投了简历被HR刷了,但是师姐还是把简历直接推给了老大,然后电话面试,一周后HR面试,一周后HR给通知,再一周后入职。当时HR问我,为什么想来口碑呢?我自己也在问这个问题,第一,我想做数据分析师,但是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才,我需要在一个有很多优秀的数据分析师的团队里去学习和成长。第二,口碑在阿里体系里,数据产品,架构,都是国内最好的一套,想要自己变得牛,就得先到一个很牛的团队里不是?第三,口碑也算是创业阶段,业务变化快成长快,有这样一个兼顾基础建设和成长预期的地方,颇为感动于自己的运气。
最后,来了一个多月了,总体感觉还是很开心,有一个很可爱也很专业的师傅带着我,公司里大家都很务实,不会有人天天给你洗脑,可以学的东西非常多,就看自己够不够勤劳了。当然在一些场合和会议里,也听到有人讲,数据分析师的成就感很低。对我来说还好,因为我知道自己现在的能力和洞见,和别人还有很多差距,别人不给我足够的重视是正常的,这也是我们继续努力和进步的动力。
最后,想加入口碑分析师团队的,欢迎联系我,我们老大有任务,每个人都得推一个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