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翻转课堂比较晚,最早接触翻转课堂是2017年的时候,在樊登读书会听到《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当时很震惊很感兴趣,我们在偏远农村小学,因各种原因教育思想有些跟不上,当我听了这本书后,对教育教学埋下一个尝试的念头。
当时我是我们学校第一个尝试做微课的老师,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一根笔,一部手机,找到一个知识难点录制了4分钟。后来借助PPT和录屏大师开始了精美图片录制。当时我把一个个知识点发到微信群里时,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很高。2018年的时候,我申请了一个县级小课题《微课在高年级学生家庭作业中的实践研究》通过做这个课题,我更加感受到微课的作用,对学生思维的改变。疫情期间,我用美篇制作微课,用希沃白板制作知识胶囊,更加感受到微课的力量。我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时尝试过翻转课堂,当时制作好微课放学发布在微信群里,第二天课堂测验,让学生讲解,效果良好,对于中等偏上学生记得都特别牢,当然也有不用心、不自律的孩子,我感觉翻转课堂对于这些学生相当于无所事事,所以在实践翻转课堂时一定要优先设计这些学生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人人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和第二天的课堂检测尤为重要。就像这本书里讲到的学生反映:“学生反响热烈,显得十分自信,新授课像是复习课,这说明:只要学习资源(包括”任务单”与“微课”)设计得好,学生在从事“人机一对一”学习时注意力和思维力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无论一个或者数个知识点,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个好的设计,必须要求教师有过硬的学科素养,有整体教学观。
现在,制作微课,我可以应用到更多软件,不仅有PPT图片还可以设置动画,让微课更好玩也好学。关于制作微课,我特别赞同书中说的:“当单位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复杂的时候,较好的办法是作两个甚至三个“微课”来支持学习任务的完成,但每一个“微课”的时长不宜少于5分钟,一般也不宜超过8分钟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微课”具有足够的重要性趣味性,是不必受时间局限的,这也是由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所决定的上述微课程的三大理念是借鉴美国翻转课堂经验,以及研究我国中小学微课程翻转课堂实的产物。这三大理念穿于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之中,是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思想基础。”虽然这让我在制作微课时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得到的应用效果却是极高的。
通过读这本书我又认识到“微课程≠微课”:“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餐学习资源,微课程之中包含着“微课”,“微课”被包含于微课程之中,两者密切不可分割,但不是一回事。微课程≠微课。微课程的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形成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微型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统一体。”原来我之前做的只是“微课”,并不是“微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后,努力提高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