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完计划十七
这个系列的主要作用是介绍人设、世界观,以及解析一些较难理解或易被忽视的情节。
二十二.MF系列的最终之作——MF-10-02“圣像”
一、基本数据(部分数据斜杠后为夜影号数据,便于对比)
全高:16.2/12.5m
整机重量:17.6t/14.2t
动力源:Maximum粒子放射器(主动力);220V铁碳化学电池、Maximum粒子融合炉(武器供能)
装甲材质:钛铝盐陶瓷-终界合金尼龙纤维复合材料
设计者:全境联合王国中央国立研究所军工部人形机动兵器武装课
特化武装:M力场
狙击用指挥官监视器系统
100mm“毒牙”滑膛炮
Electric“火弩”高速导弹&Electric“Multiple Births”裂荚导弹
320mm帅舰级M粒子融合线性光束加农
终界钢复合装甲盾
常规武装:96mm制式线性光束步枪(30发弹容量)、200V-80mm光束军刀
最大连续作战时间:25小时/120小时
二、概述与简介
一、总览
尽管机体序列编号为MF-10-02,本机却更像是M2-9-01“夜影”号的升级版,而非MF-10-01“苍蓝圣剑”的后续机体——实际上也是如此,机体的骨架乃至整个本体都直接套用了夜影号,只不过追加了更多火力霸道的武装。
但超重武装的搭载也使得本机失去了夜影号本有的灵活性,本机的机动性相较于夜影号有些下降,更加适合远程炮战消耗和阵地防守。
二,武装介绍
1.狙击用指挥官监视器系统
不难看出,圣像的主监视器尺寸远大于夜影号,以至于遮盖了额头。
圣像的强化天线数量达到了四根,与指挥官型夜影号相同,且天线均被转移到了主监视器、头部侧面等地,中央的主监视器两侧是有机材料制成的战术目镜,内部填装了液晶以显示图像。
当圣像进入狙击姿态时,强化监视器会向下滑动,同时战术目镜覆盖眼部监视器,其内侧会显示实时的战场分析结果,与强化天线一起为机师提供执行狙击任务所需的信息,而强化主监视器承担了显示放大图像、作为狙击准镜的任务。
2.100mm“毒牙”滑膛炮
搭载于机体左臂,上覆一块保护弹药不受外部冲击殉爆的反应装甲。滑膛炮射程较短,主要用于应对距离介于接近战和枪斗战的战斗。
3.Electric“火弩”高速导弹&Electric“Multiple Births”裂荚导弹
分别搭载于机体两膝盖外侧以及左肩甲上方。“火弩”为单发独立导弹,拥有有限的制导功能;“Multiple Births”裂荚导弹在射出后外壳将爆破脱离,内侧的小型飞弹将继续飞行,产生散射攻击效果。“Multiple Births”无制导功能,主要依靠火力覆盖实现打击。
4.320mm帅舰级M粒子融合线性光束加农
搭载于机体右肩后侧,固定在平行滑轨上,尾端的充能锚直接与M粒子融合炉连接。
这是本机使用到的最具特色的武装。320mm舰炮本是帅级空天战舰上使用的多联装主炮的火力单元,国立研究所武装课的研究人员成功将为这种武器供能的融合炉小型化,并追加在圣像上,安装于原先主喷口所处的位置。原本的粒子熔炉被移至腰腹内部。因此,本机实际上采取的是前所未有的双炉配置。
因此不难发现,背后原先粒子喷口的位置,有一条粒子管路与硕大的融合炉相连,联通主炮。
进入射击姿态时,主炮可借由滑轨移动至右肩上方,进行射击。
不过,这项武装也有着不小的局限性。由于主喷口被弃用,机体失去了夜影号的高速飞行能力;粒子熔炉安装在腰腹部,导致腰部的可动性有所降低;硕大沉重的主炮是降低机动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担心机械臂和电机无法支撑、驱动主炮,使用不可动的滑轨承载主炮,导致主炮不能独立左右转动,等等。
5.终界钢复合装甲盾
基座位于左肩内侧,由三节球关节机械臂搭载在左臂外侧。使用了终界特质钢材制作的复合装甲盾,以旧世界的特殊抗光束涂料加强,具有良好的抗光属性能,借由机械臂灵活的可动性可以实现多角度方向调节,抵挡来自各个方向的攻击。
由于抗光束涂料极易磨损,随着使用,抗光束性能将急剧降低。
三、总结
异常强劲的火力,使得本机无论是作为支援还是单机作战都有不俗的表现,但机动性的局限却大大削弱了单机突袭和牵制作战能力,一旦弹药耗尽便基本只能任人宰割。本机若属于M2系列,则可以量产后组成联合炮阵进行阵地防御,但由于是匆忙设计和完成的机体,没有被编入量产计划,而其性能却又无法完全与MF系列抗衡,有些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