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点了到点了,蹭饭蹭饭!”最近,河南省周口市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因为到群众家里“蹭饭”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一到吃饭的点,董桂林就带着小猪佩奇碗、牛奶鸡蛋等慰问品到村里老人家“蹭饭”,在饭桌上听着老人家唠叨着家长里短,饭后不忘与老人家碰拳告别,一顿饭的时间就与老人家的隔阂消除了。
俯下身子,一脚泥一脚土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董桂林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他选择用最笨拙也最真诚的方式——俯下身子,继续“蹭饭”,把每一件小事、实事都做好做实。董桂林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并没有因为难、累而退缩,而是选择了事事同村民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亲力亲为、踏实肯干,他想的都是群众所想,做的都是群众所盼,彰显了一名驻村干部的实干苦干品质。
沉下心来,想在先干在前,走出一条群众脱贫致富路。由于“蹭饭”视频的爆火,董桂林思考如何将流量留在村里,推动村里的产业发展。“蹭饭”视频出现的烤鸭蛋、芝麻盐等产品陆续在橱窗上架,产品销量也逐渐上升,有力带动村里农户创收增收,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效真真切切做到让村民们富起来、生活好起来,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和认可。
董桂林同志只是我们驻村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但是他对村里工作的执着精神、对群众的人民情怀,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年轻干部要以董桂林同志为榜样,争做“董桂林式”好干部,主动担起历史责任投身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历练去实践;争当老百姓的贴心人,始终牢记嘱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