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眉间,有亘古不变的风月,也有爱情斐然的热忱。
上古的人世,是田园牧歌的安静,也是自然猛烈的绽放。
当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热时,里面的一句台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也被很多人熟知,第一次听到这句诗的时候,就感觉意境特别美,仿佛置身于浅浅的桃花林中,看着桃花朵朵盛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后来读《诗经》,才知道这是来自于《诗经·周南·桃夭》,整首诗是贺新婚歌,也是送新嫁娘歌,到现在很多地方举办婚庆还是会贴着“之子于归”的横联,就是取意于这首诗句,另外我们常说的“桃花运”也是源自于此诗,可见《诗经》对后世的影响之大、之远。
《诗经》是我国的文学经典,也被誉为“世上至美的书”,凝结了天地之初的质朴,即便在光阴中流传两千余年,也依旧鲜活如昨,依旧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芸芸普众的爱恨嗔怒、酸甜苦辣。
也有人说《诗经》是一只不老的情歌,千年间依旧长盛不衰。《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就给后世留下了第一句有名的爱情宣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什么时候的爱情最动人呢,当然是少年的萌动,即有求而不得辗转反侧,又有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的感伤。
苏轼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徐志摩也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所以夏葳《少年与爱永不老去》里写到:少年的眉间,有亘古不变的风月,也有爱情斐然的热忱。
就如夏葳所言,读诗是一种感觉,重在心领神会,寻求的是一种与自己心灵气息相契合之感,要的是悦目赏心,互通有无,古往今来众多人都解读过《诗经》中的内容,我还是最钟爱夏葳的《少年与爱永不老去》。
作者夏葳选取了《诗经》中的经典之作40篇,以“少年与爱永不老去”为主题,用清雅性灵之笔,阐释诗经不老情怀,同时也将这40篇内容进行整合分为五卷,有“美眷如花,春风十里不如你”的《静女》,有“君子如玉,没有比两情相悦更好了”的《子衿》,有“佳期如梦,幸福像桃花盛开”的《桃夭》,有“烟火人间,远古的似水流年”的《氓》,也有“浮世人生,道不尽离合悲欢”的《绿衣》。整本书可谓说尽了人世间的情爱之事,也包含着情爱中的为人处世的智慧。
翻开这本书,首先是被其外表所吸引,封面采用一鹤一鹿的古风画面,清新淡雅,颇有“梅妻鹤子”的意思。内页采用青色,正是草木萌动之合色,与《诗经》中的《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正好相合。
说起这个,想起《神雕侠侣》中小龙女与杨过初见,就是弹奏的《淇奥》,正好暗示着少年意气,春心萌动。
由于《诗经》是先秦时期的作品,势必会有些生僻字,在本书中,作者夏葳特别为生僻字注音,同时逐字逐句翻译《诗经》的原文,帮助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另外《诗经》的内容往往简短却富有深意,作者夏葳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师经验考据历史,用贴近现代人审美观的角度来对《诗经》进行解读,以人入诗,以己入诗。
《诗经》虽好,但总与现实有所差距,为何我们现代人还要读《诗经》呢?
诚然,现实总是残酷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像我们想象的样子,然而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最美好的样子,即便说不出期待是什么,即便内心和现实相隔很远,这种期待必定是最美丽的。
也正是这种期待,当我们听到“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的爱情宣言依旧会感动流涕,给我们苦闷的时光生出一阵光亮。
这大概是我们依旧喜欢读《诗经》的缘由吧。
在作者众多篇章解析中,我最喜欢的是这首《郑女·女曰鸡鸣》,或许由于年龄的原因,总对轰轰烈烈地起来兴趣不大,反倒格外喜欢这种“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细水长流的爱情。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为之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配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配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配以报之。
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生活琐碎中蕴涵的爱意,更能在其中学到爱情中的为人处世的智慧。
说我爱你,貌似很容易,可是相爱就能长相厮守吗,并不见得,比如《如懿传》中的乾隆和青樱,相互爱慕,却落得惨淡收场。
故事的开头总是惊鸿一瞥,一眼万年,故事的结局,往往都是渐行渐远,江湖不见。
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初见乍惊欢,久处仍怦然”,也有人说最好的关系是“相看不厌久处不累”,在这些诗句之中无一都指向我们在情爱中的为人处世。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两人白头偕老,有爱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相处的智慧。
早上你想让丈夫起床会怎么做呢,丈夫一再推脱赖床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诗经》中的女子是怎么巧妙的既让丈夫心甘情愿的起床,又可以让两人的感情更加浓烈的。
早上妻子把丈夫摇醒,告诉他公鸡打鸣了要起床了。
丈夫说天还没亮,再睡会,不信你看天上还漫天星斗呢。
妻子说现在鸟都出巢了,你整理好弓箭去打些野鸭和大雁带回来吧,你的箭法那么准,野鸭野雁肯定能打着,我给你烤鸭煮雁做几个菜,再到街上打点小酒,咱俩对着喝几杯,白头偕老永相爱。
丈夫感叹道,我知道你对我好,等我赚钱了就买了漂亮的杂佩送给你。
在《诗经》众多诗句中,很多男人大概都是“陌上君子举世无双”的君子,不沾人间烟火的,而夏葳解析的《郑女·女曰鸡鸣》中的爱情就像邻家的大哥大嫂,充满生活气息。
很多时候,男人也都会和这首诗句中的丈夫一样,想偷个懒,即便我们在旁边一遍一遍催促,依旧我行我素,最后弄的两人都怨声载道。
这首诗句中的妻子却不急不躁,她首先夸赞丈夫,然后用细致体贴的语言让丈夫的心如沐春风,麻利地起床去打猎,也让丈夫感恩妻子的付出。
当伴侣的行为不如我们意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提高音量,之前看过一个说法,说生气的时候,两人之间的距离是遥远的,为了跨越这个距离,所以想让对方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的人会不由自主的大声说话起来,但是在大声说话时,自己更生气,对方也生气,当感觉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声音也就越来越大。
反观在小情侣你侬我侬时,说话总是轻言细语,对方却总能明白你的意思。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真正的爱情,并不需要太多的激情,因为水不可能永远沸腾,激情也一样,终究会有冷却的一天。但一定要有智慧,正是因为智慧,诗句中的妻子用温柔体贴的语言来代替雷霆的怒吼,在一粥一饭的平淡生活里下意识地相互体贴,相依相偎,有爱有温情,有迁就有包容,快乐地忙碌,平静地生活,开心地相守,适当地安逸,自然日子就过成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读《诗经》,你可以读得花团锦簇,也可以读得纯朴如初,在《少年与爱永不老去》的温柔细腻的文字下,你总能在穿越千年的爱恨嗔怒中触摸到触摸到古旧人间的烟火气息,感受到爱情的酸甜苦恼。
唯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带有少年的萌动与爱意,喜悦常在。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