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剑寒走天涯

    清风道观的 清风道长闭关休练已经两个月了。这天,作为护法和弟子的童子青玉和童女黄玉儿两个孩子,在料理完道观一切事务后,快到中午了,出得院门,来到院子的后边练剑。

   这清风道观所在的山区是连绵群山中最高最陡峭的,最高处的院落,就是清风道观了。清风道长俗家姓陆,原本是官宦人家子弟,由于家中长者和奸相严嵩作对,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幸而来抓捕他的那天,被奶娘带去乡下,逃过一劫。后来和奶娘沿街乞讨度日,被师父救下。等师父奶娘死后,自己游历人间,收养了孤儿青玉和孤女黄玉儿。如今青玉16岁,黄玉儿15岁,也学习了一身的道家本领。一旦发生异常事情,也能应付了。清风道长心想自己毕竟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为了寿命也该闭关修练了,于是便嘱咐两徒弟用心护法,自己静置一间厢房,悉心冥想修练。今日,青玉黄玉儿这两个孩子,便在院子后边也是正殿的房后边练剑。

   清风道观的剑术是软剑术。就是说,清风道观的弟子武器是一把软剑。且能弯过来,藏到腰间。这种软剑别看软塌塌的,当功力传到软剑上时,软剑就变得削铁如泥坚硬无比了、如今师父闭关,青玉和黄玉儿不能在院里练剑,只能到院子后,也是供奉三清泥塑圣象的正房房后边练剑。也只有正房后也属院子后边地方大点。两侧的院墙外,只有能走一人的山道,不能练功。无奈作为一座山的最高处,地方也就这么大。今天青玉手持的是宽半尺长5尺白色缎带,黄玉儿手持宽半尺长五尺的粉色缎带。两人到场站立后,用一只手握着缎带,一只手一捋就笔直和坚硬了。两个人缠斗打在了一起。由于太快,外人只看到白色光雾和粉色光雾互相追来追去,难解难分。快夕阳西下时,刚玉叫道:“最后一招儿,师妹小心了!”青玉余光看到师哥的白色缎带向面门砸来,只好身体后仰,白色缎带,几乎贴着脸擦过。向后仰时,由于到了场地的边缘,一个重心不稳,为了不跌入身下的万长悬崖,在电光火石之间,黄玉一只手抓住了白色缎带。这时,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白色缎带竟然断了。黄玉顺势倒栽了下去,赶快飞转身形用穿秀鞋的脚钩了一下边缘,还是没能挽回。青玉急忙前扑,还是晚了一步,黄玉儿已然摔下了万丈悬崖,一声女孩子特有的尖细声“啊”回荡在山峦间。青玉一下子被吓得呆滞住了。夕阳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没入了山后,天完全黑了下来。青玉无奈收拾了一下心情,延着外墙,慢慢走回到清风道观的院子,关上了山门。

清风道观院子里并不是很黑的,这和有无月亮无关。原来供奉三清圣象的正殿,点着永远都不会灭的长明灯。青玉进得院门后,直奔正房大殿而去。先是在角落里找到了一个黑色比酒坛小一些的陶罐,里边装的是野菜仔油,然后来到三清圣象前的长明灯前,拔开灯芯,向里加油。直到长明灯的油瓶肚子里装满。弄完后油灯似乎比以前亮了、往常,比如昨天,刚玉会在加完油后,兄妹二人会到他们二人住的一侧的厢房里做饭,吃完后各自安寝。今天,黄玉儿妹妹不在,他无意做饭吃饭,只是看了看师父打坐冥想的那边厢房的门,看了没有动静,自己转身回到自己房间了。

     躺在床上,怎么都不能入睡。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做了饭,给师父盛了一碗,放在了他闭关修炼的房间的门口。其实闭关修炼的人并非完全不食,只是渐渐不食。清风道长还没到完全不食得阶段,所以刚玉盛了碗饭放到了师父打坐休炼房间的门口。然后又简单打扫一下大殿,才打开了院门。关上院门后,刚玉就迫不及待的飞奔,下山找寻落下万丈悬崖的师妹黄玉去了。

     越山林,过小溪,刚玉好不容易来到青玉可能跌落的山谷。但见山谷植被浓密,树木遮天蔽日。硬着头皮乱找一通,遍寻山谷,也没发现青玉的一丝蛛丝马迹。猛一抬头,只见山高万丈,非无翅不能飞达。那半山腰上,突兀横向生长着一颗松树,那松树枝上分明挂着一条缎带。虽看不清颜色,也可以确定是黄玉练功用的缎带。于是,刚玉更加卖力的找寻,找累了都不肯歇息。即便如此寻找,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天黑时,青玉回到了清风道观。

如此找了三天,最后,青玉想:黄玉看来是回不来了。自己这般焦虑对事情于事无补,不如从长计议。自己长期焦虑身体会垮掉的。这么一想,他突然觉出了饥饿。整整三天他水米未粘,虽有功夫傍身,也还是感觉到饥饿的。于是他来到厨房,把个剩饭剩菜吃个干净。

自从黄玉丢了,青玉再也无心练功夫了。院门只是在想寻找师妹时才打开。一般情况绝对不会开启的。

     青玉每天,做饭,吃饭,扫大殿添灯油。这样的日子一天天重复。半年过去了,终于到了师父出关的一刻。青玉一大早就烧了一缸热水,准备给师父洗浴。他打开师父房间的门,走了进去、。师父眼睛微闭,竟然还在冥想的状态中。青玉轻轻叫了两声师父,见没有反应,便走到师父身后,把师父抱起,来到院子中,把师父轻轻放入盛满热水的水缸中。也许是热水和水中香料的刺激,师父在缸中睁开了双眼。说道:“时间到了?”刚玉接茬道:“到了,师父。”然后师父在热水缸里站起身,任刚玉脱衣洗涤。洗完身体,刚玉拿出剪刀,清理胡须和头发。清理完刚玉说道:“师父您出来吧。”师父把腿迈出缸来,落在木凳上,又把另一条腿抽出放在地上。青玉忙把早预备下的干净道袍给师父穿上。

     这一番操作下来,师父显得非常精神。虽然精神也不象年轻人那般身形挺拔,眼神清澈。只是偶而眉目暗转时,便有精芒射出。青玉开始收拾。他用木桶盛水,把污水倒掉,把师父换下来的道袍放入另一个木桶准备有功夫再洗涤,然后把水缸推入墙角,从墙角处搬来饭桌,到厨房端来稀稀的温热米汤,请师父吃饭。师父慢慢喝着完米汤,低着头似乎不经意地问道:“黄玉那丫头哪里去了?怎么还不来拜见师父?”青玉一听此言不禁泪如雨下。跪倒在地,呜呜哭了起来,师父道:“什么事直接说,哭什么?”青玉才道:“师父闭关修练,我二人怕打扰师父清修,因而去后边练功,不想师妹掉落山崖了!”说完,青玉哭得更厉害了。师父微微皱眉,喝完了最后一口稀粥,站了起来。走到青玉面前,把青玉拉了起来道:“啊呀!不要哭了!黄玉 摔下悬崖是我安排的。你和黄玉这丫头已经暗动情弦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有一次我夜观天象,发现红鸾星来回穿梭你二人的星宿之间,为了我清风道派,我只能下此狠心让你二人分开。”青玉听到这些话非常惊讶,青玉自己对师妹黄玉儿曾有过一丝奇异的感觉,也可以说是少男对女性的朦胧心动,自己从没有表示出来,师父竟然知道。他抬头止住悲声。他没想到师父竟如此狠心。师父接着道:“师父也知道你第二天下山寻找,没有找到,那是被人救走了,好啦,别难过了,今后好好学习道法,不要总想着你师妹。这道观,还有这门武术流派都还需要你继承和发扬光大,不可以小小年纪便儿女情长,毁自己一生。”说完师父去大殿上香去了。青玉则呆立院中良久,他总也想不明白,师父为什么如此狠心。

第二天师父带着青玉,来到了半山腰上的道观农田。师父闭关半年,农田的稻米已经成熟,师徒二人把成熟的道穗背回自己的道观。因清风道观在山之颠,平常人很难上去,香火不旺,师徒二人只能自己耕作自给自足。师父岁数大了,也不喜欢下山,所以也只能靠做农活弥补资金及各方面的不足。农活之余,师父还是反复地教青玉堪舆算命除邪秽之术。话说师父八十岁生日的这一天,师父并未起床,他叫过青玉对他说:“我时候到了,该离开人世间了。”青玉听这句话欠点哭了。师父又说道:“你别忙着哭,凡是人都有这一天的,你先把我床下的锦盒抽出来。”青玉趴下一看,床下有一长型锦盒,只见锦盒用锦缎制成,彩秀艳丽五彩缤纷煞是好看。青玉依言抽出。师父道:“打开。”青玉打开了,里边原来横卧两柄寒光闪闪的上好宝剑。师父用手抚摸着其中一柄剑道:“此剑名青龙,是软剑能藏腰间也是雄剑,那柄剑是雌剑,也是软剑名叫玉龙,此双剑和壁可争夺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名垂青史。师父自私,困你山上多年,如今师父大限已至,再也不能困住你了。你学的剑术是青龙剑术,你师妹黄玉儿的剑术才是玉龙剑术,你要享受人间富贵荣华必需寻得黄玉儿,让她助你,不然你得富贵后也会死于非命。”说完,师父头一歪驾鹤西去了。

青玉守着师父的尸身哭了一会儿,轻叹一口气,想道:人总要面对现实。如今我也一身本领了也该到山下走走·了。这些年对师妹的想念,对师妹的愧疚,总是静悄悄地折磨着他,他也该去找师妹黄玉儿了。他把师父尸身背到半山腰的农田处,简易的起了个坟,想了想也把玉龙宝剑埋在了坟里。处理完一切,青玉息了长明灯,锁了清风道观的门,把青龙宝剑缠在腰间,身上背了个包袱,下山去了。

      话说青玉下山可不是第一次下山了。其实在他还是幼童时和师父一起下过山。那时候师父免不了要给老百姓看病驱邪找坟地(吉祥发达利于后代的地方)他跟着打打下手,如今师父没了,自己也该闯闯了,何况自己还有一件特别揪心的事情,就是寻找师妹黄玉儿。

  青玉下山,延着直线走,不拐弯来到了山脚下的一座村庄,只见一条溪流从村子中间穿过,树木葱茏,良田无数,看得出是一个比较富庶的村子。村口有一座简陋的家庙,青玉就在此安歇。过家庙百米余就能进村了。家庙只是在过年时候祭奠先祖时才用平常无人打扫。尘土很厚青玉先忙于打扫。村里见来了生人,就有小孩老人前来打听。当他们得知名叫青玉时,便尊称青玉为青玉道人。当晚,就有人把青玉请到家里为病人治病。

    忙了几天之后,村里大多数病人痊愈,青玉道人的也在小山村里打响。可也有几例疑难杂症。需要治疗时间长久。如邪秽入侵良家妇人案例,就是一地主富户人家的儿媳妇被狐精魅惑多年不好痊愈。青玉着实为难。处得久了才知道,此家虽有良田百亩,却无一男丁在家,这家老爷子竟然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投义军去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小孙子一个老婆婆和二个儿媳妇。那小儿媳思念丈夫身体虚弱,因此邪秽入侵,狐精占据人体。青玉问那老婆婆道:“你家男丁为什么放着好好日子不过去投什么军队?”,老婆婆答道:“哎呀,无非是为了富贵荣华封妻荫子。”青玉叹了口气道:“投军杀敌以图富贵,原也不错,只恐刀剑无眼啊!”那老婆婆闻言忙跪下磕头,请老道务必出个法子。对那些在外飘泊之人,道家也是无法的,青玉只得应道,自己在外游历,看见他们爷三个一定劝他们回家。老婆这才从地上爬起来。青玉想不到偏远山区的升斗小民,竟有图富贵之心,有这样杂七杂八想法的人家怎么能不邪秽入侵呢?

  呆的时间久了,更发现这个村子里的男丁普遍少的很,原来都是想富贵险中求,都想封侯拜将,放着良田美眷抛妻弃子,去战场上杀敌去了。此时青玉似乎明白了师父为什么定要他和黄玉儿分开,困他在山上让他晚入鸿尘中了。那么多人投军,靠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以求富贵,能成事者能有几人?功名利禄对山民的吸引力也太大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此时,他没有了乱世建功立业的想法了。只想游历只想寻找师妹黄玉儿。

    村中男丁少,青玉自然成了香饽饽,农活中的苦累活计短不了青玉帮忙。东家请,西家叫的。青玉也不拒绝,一遍为人看病一边帮人干农活。青玉道人成了村子里最受欢迎的人。一来二去被狐精等妖物迷惑的人的病也好了,在和乡民聊天的时候,青玉打听有没有见过或听说过山崖上掉下个小姑娘的事,问遍村里所有人,却没人知道,这个村子也没有了病人,耽误时间也快一年了。青玉也无心在这个村子逗留,于是辞别。乡亲们依依不舍,赠了些金银,青玉推辞不过收了少许金银,于是和众乡亲洒泪分别。

青玉又接连走了几十个山村。为人看病,堪舆,算命。为没有壮年男丁的农户干苦累的农活,包袱里也小有积蓄了。时间也过了三年了。青玉已经不在是那个没见过世面的山中人了。美女见过,美食吃过,但是还是忘不了师妹黄玉儿,这天,他走进一座山林,走进之前,就听说翻过这座山林后,就能进繁华的云阳城了。这是青玉第一次即将入城市,心里充满期待。他没有想到山林竟然如此之大,不好翻越。及到傍晚了,还未走出,心想只能在林中过夜了。正在青玉抬头在哪颗大树上过也得时候,寂静的山林传出了一声呼哨,瞬间几个蒙面大汉挥舞着大刀把青玉围到了中间。原来是附近种地打猎打柴的农民,在种养之余农闲季节,干起强盗截抢的勾当,此前遇到过经商的客人,也曾得手几票。觉得这办法来钱容易且快,今天撞到青玉手里,青玉猛得一看,吓了一跳,叫到:“我是个老道,给人看病不收分文,你们怎么想起抢老道来了。打劫不抢僧道你们不懂吗!?”那几个山贼中的领头大哥嚷道:“老子干着剪径的勾当,还管你他娘的僧道不僧道!老子除了出殡的不截,剩下的谁都截!识相点,把随身财务留下,可以饶你不死,敢道半个不字,明年的今天,可就是你得忌日!”青玉双手放到前胸,紧紧攥着挎肩包袱的布带,冷静地看着咄咄逼人的山贼,缓缓地说道:“我要是就不给呢?”打头的那个家伙一下子急了,举刀就劈过来,道:“你就受死吧。”

青玉敏捷躲过,然后跳起,一边跳起一从腰间抽出青龙软剑,轻巧地在空中画了个圆圈,众人没料到他有武器,全部挂彩,且全部躲开了脖径部位挂彩。众人皆扔了大刀,躺着地上哀嚎。有掉耳朵的,有半边脸不见了的。青玉跳出圈外叫道:“拿着你们的家伙什,快滚吧!”众大汉纷纷捡起自己的大刀跑了。强盗走了,青玉却不敢调以轻心,他耽心那些人纠结更多的人前来报复。因而,青玉走了一段距离才跳上一颗大树上休息,虽说休息,青玉却不敢睡着,他睁大眼睛,坐了半宿,夜半更深,偶尔传来几声虎啸狼嚎。若不是从小就练功,青玉早被吓死了。

等到大天大亮,青玉才从树上下来。走了两天一夜翻过山梁,树木渐渐稀少,坡度渐缓,又走了两里地,眼前豁然开朗,良田成片,大路小路相互交错,向远处看,云阳城的轮廓尽收眼底。等到落日十分,青玉终于赶到了城门口。这时,城门已然悬挂两盏大红灯笼。出城的人多,进城的寥寥无几。青玉在关城门的时候,终于一步跨进城里。他长出了一口气,今晚再也没必要夜宿树林中了。

进得城来,青玉真正感受到了世间繁华,也得到了世间繁华带来的震撼。只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家家店铺门前高挂灯笼,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真个与乡村傍晚不同。他挑了间卖吃食得店铺进去。卖吃食的店铺内也是人声噪杂乱乱哄哄的。他挑了一张临窗的桌子。因为窗台放着油灯,比较亮些。刚坐下,就有小二前来笑吟吟地问道:“道爷您需要什么?”一边问一边擦了一下桌子。青玉回道:“两碗素面吧!”那小二高声叫道:“素面两碗!”这是喊给后厨听的。青玉坐着等待。这时地噪杂声也能分辨出来了。只听一人说道:“闯贼切实厉害,杨大帅的军队连吃败仗,大明的江山怕是难了!”另一个声音接口道:“何止闯贼!那张献忠也是烧杀抢掳,到哪里都是势如破竹。”又有一人感叹:“哎呀!如今天下大乱,何日是头,百姓的日子难过啊!”这时一个声音叫道:“你这老六,别动不动就百姓难过。殊不知有人欢笑有愁。就拿我近邻扬小风家来说,却是天大的好事呢!他家九个儿子投闯王的七个,前些日子听说赚的银钱不少!还派人送家里来了。”众人闻言都沉默不语了、这时小二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素面,放到桌子上道:“道爷,请慢用!”小二转身离去,青玉看着两碗香喷喷的面条,恨不得以下子划拉到肚子里,他真的是饿了。他拿起筷子,端起来划拉第一碗,划拉完自己才觉得自己原来也不是多饿。第二碗时的速度下降了许多。在他隔着两桌子的不远处,有六个目不转睛盯着他看,他们有坐有站。青玉一门心思吃面,没注意到自然也不知道。等青玉吃完了面,小二过来收费。青玉拿出包袱打开找到钱袋付了十几文铜钱,还坐没动地方,听食客们高谈阔论。及到休息时间够了才出门而去。他出去了,那六个人也结账悄悄地跟着。这时夜已深了,街上行人虽说少,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有人跟踪,青玉一点也没察觉。

青玉走到街里的拐弯处,发现一家客栈,灯笼上写着悦来客栈,青玉走了进去。进去后,发现院子很大。院子内有两排高大的木桩,木桩上挂着一串灯笼,院子被照的很亮,院内停着一辆谢了马的大车,一辆谢了牛的大·车。还有一辆谢了马的轿车。青玉径直穿过,直奔正房正厅,店小二忙招呼他。他要了中等客房休息,中等客房比上等便宜,比下等贵,可是不用和下等穷人挤在一条大通铺上,青玉吩咐小二送进一盆洗脚水。然后出了正房正厅,来到院后的厢房,打开房间,小二端进洗脚水后洗完脚就睡了。

跟踪的几个人也进了这家客栈,要了两间上房进去休息了。

第二天青玉起得很晚,他伸着懒腰来到前院,这时一个年轻的帅哥走到身旁道:“道爷,我家主人有请。”青玉很是惊讶,道:“你家主人请我做什么?!”那个年轻干净的小子答道:“到了您自然就知道了,请吧!”然后这小哥带路把青玉引向一座豪华二层的酒楼。到了酒楼,上了二层,进了豪华包间,只见饭桌上酒菜丰盛,一人坐在酒桌旁似乎等待好久了。见青玉进来忙站起身,笑道:“尊驾可来了,我等您好久了!”青玉坐在对面,惴惴不安道:“先生找我不知何事,望请不吝赐教。那人笑道:“赐教不敢当!我是当今圣上派去打张献忠贼平乱的。”那个带青玉进屋的年轻人正站在那人身后道:“这是平义州节度使汪良汪大元帅,十分仰望您的才华。青玉忙站起道:“小可山野之人,哪有什么才华?”汪元帅接口道:“阁下不必谦虚,看得出您从小习武,是个练家子。”见青玉不搭话,汪元帅又道:“既有才学,就该造福桑梓。读书人以身许国方不负人间一遭”。青玉此时也不敢坐了,拱手道:“元帅大人说得有理,不过不是小可不能追随大帅平叛,只是小可有心事在怀,恐贻误军机。”汪元帅接口道:“什么心事说来听听。”青玉就把师父一家在朝为官,如何得罪严嵩,如何满门抄斩,如何逃得活命,终身不入仕途,也不准徒儿进入鸿尘以求富贵的事,还有自己十六岁对师妹动心,使师妹被师父设计坠入悬崖,自己心怀愧疚及这些年一直寻找师妹无果的事合盘托出。汪帅听了也有片刻沉默,然后说道:“你找寻师妹不该这样找。这样找如同大海捞针,如何能找得到呢?”然后建议青玉回家,围绕着落崖附近找寻。先找线索后找人。并要青玉找到师妹后来投靠朝廷的部队。一同平叛。青玉想了想。也蛮有道理的。就说了客套话退了出来。

回到客栈,青玉还是在云阳城逛了两天。在勾栏瓦舍听书看戏。自己怎么也算来城市一遭,总要满足一下人的好奇之心。然后听从汪帅建议,准备回家了。回家自然就是回清风道观、

去时慢回来快。

回到清风道观,看到的是处处荒凉破败。正殿的房顶滩塌了一块,三清圣象的肩头。被雨水冲刷得泥水斑斑。院内杂草丛生,只是自己和师妹师父住的厢房没什么问题,可屋内也积了厚厚的尘土。青玉看着这些。心里难过。忙点起长明灯,进行修补打扫。先搬了梯子补房顶,补好房顶后,再打扫卫生。忙了两天才收拾清楚。然后到师父的坟前拜祭。拜祭完师父,把玉龙宝剑挖了出来,拿到自己的卧室把玩。如今师父死了师妹还没有,青玉心想:双龙剑落在自己手里,是不是辜负这一对好剑了。可那玉龙的主人如此难寻,自己也算尽心竭力了。

    休息三天,把长明灯灯油加满,调小灯芯,把耗油量降到最低。如此油灯能亮十天左右。然后,在院子临墙处起了一溜青砖,把玉龙剑和装玉龙剑的剑匣放了进去,随后把青砖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青玉回到自己的寝室,把以前下山的包袱拿出来,检查;里面的东西,确认没啥落下的,把包袱放到肩膀上,把青龙剑放在腰间缠好,然后走向院门,反手锁上,沿着石阶。又下山去了。

这次下山,青玉没有直接朝前走,而是真的听了大元帅汪良的建议,朝山后走了,有时路好走,有时布满荆棘。走到山林深处,会发现山间动物走过的路,山间动物走过的路相对好走,青玉不是猎人,但是,也不想成为山间野兽的猎物。他有时不得不施展轻功,在树木之间飞行。如此走到天黑,发现不远处,点着灯火的村子。青玉马上从树上跳到进村的土道上。进村的时候,,已经在路上看不到行人了,家家关门闭户。青玉为了不打扰惊吓到百姓,在村子走了一圈,来到一大户门前的空场上,空场的中央,有非常大的干草垛,青玉用手把干草垛扒出一个凹槽来,睡了进去,再把扒出的干草盖上。外人根本看不出里面睡了个人。第二天,青玉被一只牛的叫声吵醒。原来是牧童赶着牛经过这里,牛知道干草垛里有人睡觉,可是又没办法告诉主人。因此“吽,吽”叫着不走。牧童赶过来,一顿鞭子,牧童和牛才远去了。青玉赶紧扒开干草钻了出来,发现晨起的人们,有的正在家吃饭,有的抱柴草准备做饭,各自忙碌,没有闲人注意到他。自己挎着装法器的包袱在村子里乱逛。

直到日上三竿,村子里的人才从家里走出,来到村子路上聊天。看到青玉,施一礼道:“道长哪里来。青玉回答道:“贫道就是从附近山上的青风道观里来的。”听了青玉的回答,众人很是兴奋,纷纷围拢过来,邀请青玉到家中吃茶用饭。弄了半天,青玉才明白是师父曾经为村民驱邪看病,使村民至今感恩不忘,看到这些。青玉打心眼里佩服师父了。

在村里呆了十多天,青玉免费给村民看病。在闲聊时,打听二十年以前,从山峰高处落下的小女孩的消息。打听来打听去,终于在一位岁数大的老人口中得到了一点消息,原来半山腰处,住着三户人家,种地和打猎为生,那日傍晚,三户人家准备做饭吃饭,户然听到附近山林中“砰!”的一声巨响,三家人顿感不妙,三家人拿着火把,进入山林,救出了血肉模糊的一个小姑娘。那小姑娘养了近一年的伤,痊愈后嫁给了三家中得一家儿子,后来夫妻双双投军,在后来,剩余两家也追随她们搬走了。青玉听到这里,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看来师妹黄玉儿被救了,不是被野兽吃了。青玉此后心情开郎了许多。青玉惦念道观里的长明灯是否还有油,所以不顾乡亲们的热情挽留,匆忙回到了道观。

回到道观,果然长明灯该加油了。青玉又歇了三天,后又下山,给人看病堪舆驱邪。每次都不会离道观忒远。如此过了十余年。青玉从一个身体笔直的帅小伙变成了身体略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这日,青玉正在道观修养,忽然一个满身满族军装的年轻人进来对他说,威远将军和夫人要来拜山,请他务必收拾收拾。青玉纳闷,自己和当今统治天下的满族无往来,更不认识威远将军和夫人。那满族军人十分严厉,言道不好好收拾绝不轻饶。小校走后,青玉还是仔细收拾房间,迎接威远将军和夫人。出来到垃圾时,发现那报信的小校整理山道,好在不打扰青玉,青玉也不理他们。半个月后的一天傍晚,两顶绿尼大轿停在清风道观的山门前,从轿里下来一位微微发福肥胖的老年女贵妇,青玉看着一点也不认识,那贵妇上前抓住青玉的手叫道:“师哥,是我呀!我是黄玉儿呀。”青玉一听,激动的双目含泪,哭道:“玉儿,你让师哥找到好苦啊!”说完也止不住悲声、众人好一顿劝啊!等到哭够。青玉把师妹带到她自己原来的卧室休息。可是师妹没有休息,指挥众人炒菜做饭请青玉吃饭。青玉非常开心快乐。第二天,众人准备好了菜饭,黄玉儿要靠别了。青玉万分不舍,最后黄玉儿把自己的小儿子留下给青玉当徒弟,并留下两个小校伺候小儿子,还有大量的银钱。

黄玉儿走后,县太爷也来拜访,清风道观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黄玉儿小儿子代表师父青玉道长接待了县太爷。并让县太爷给招募二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入清风道观学道,县太爷满口答应。县太爷走后,黄玉儿的小儿子向青玉索要青龙剑和玉龙剑,青玉想了想,还是给了他,希望黄玉儿的小儿子不要滥用杀人,黄玉儿的小儿子满口答应,过了些许日子县太爷把二个十三四岁的孩子送来学道,黄玉儿的小儿子就告辞下山了。下下山时,拿走了镇观之宝,青龙玉龙宝剑。青玉知道这事也没说什么。只一心一意教两个男孩习武。堪舆,驱邪,等等给人看病的本领。

十年后,青玉道长在打坐中仙世,年八十一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