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震惊的新闻在短短几天时间,已经被众人知晓,17岁少年在短短的5秒钟时间不顾一切纵身一跃。”这段视频曝光后,那些牙尖嘴利的网友纷纷评论现在的年轻人抗压能力差,心理问题严重,妈妈说几句就跳桥自杀真是不应该。等到真相大白,才有网友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母亲对他的伤害已经远超过肉体的残忍。语言的伤害比刀剑更可怕。看到这样的的新闻,同样是母亲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新闻终究是新闻,但是新闻带给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家庭也在上演着新闻里同样的画面,而那些所谓的心直口快的父母同样用语言暴力伤害着自己的孩子而不得知。
“究竟孩子的问题谁来买单?”这样的家庭矛盾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已经无法验证,只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迎春老师说:“她最大的梦想是把唐山变成全中国最幸福的城市。”这种大爱的精神让我敬佩,比起小爱的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角色,因为只有每一个小家幸福了,才能组成幸福的大家,才会有我们幸福的唐山。
所以我是幸运的妈妈,虽然我情绪化很严重,也曾经无数次用语言暴力伤害自己的女儿,但是我认识了迎春姐,让我知道真正的好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让我看到自己的改变给家人带来的幸福,让我懂得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原来也可以处理的非常完美。
也正是因为自己的改变,影响了孩子和家人;也正是因为内心承载着爱的种子,所以昨天带着东哥和5位爱学习的宝妈一同走进了《父母专业课》的会场。
课程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是第二次走进会场。虽然只是在玉田试讲,但是每一次的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内心完全是怀疑的,但是当时想既来之则安之。因为我知道付费比免费更重要,等到课程结束后,泪流满面的我知道妈妈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做一个妻子的角色。有了学习的经验不去实践那就是纸上谈兵。子木经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真正的学到是把老师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运用到各种关系中。所以我带着学到的知识又来到徐莹千老师的会场,而这一次最让我激动的是我家东哥带病学习,而且全天跟了下来。
感恩东哥愿意为女儿愿意为我去学习。
回到刚刚的问题:“孩子的问题究竟谁来买单?”孩子在成年以前会经历3个阶段,分别是0—6岁,6—12岁,12—18岁,本次的《父母专业课》徐老师在0—6岁阶段清楚地剖析了宝宝会遇到各种问题,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在此分享给大家:
1、第一阶段针对0—3个月宝宝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做法:
这个阶段的宝宝刚刚来到世界上,她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2、第二阶段针对4—10个月宝宝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做法:
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安全感,而妈妈的情绪稳定,宝宝的安全感随之加强。(这个阶段尤为重要)
3、第三阶段针对10—16个月宝宝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做法:
这个阶段的宝宝,要在父母的视线安全的范围内,让宝宝去体验她所好奇的一切。(不要扼杀她的任何尝试,但是可控的尝试一定是父母给予宝宝体验后的状态,而不是被恐吓,被吓到)
4、第四阶段针对16个月—2周半宝宝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做法:
这个阶段的宝宝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给宝宝种下一个心锚,让孩子适应短暂的分离,而不是被欺骗。在她的自我认知范围内,懂得分离只是短暂的离开,而不是被抛弃。
5、第五阶段针对2周半—3周半宝宝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做法:
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更多的陪伴。过渡性重要她人的角色也会在这个阶段越来越明显。对于我女儿来说,这个阶段爸爸的有效陪伴胜过妈妈,所以才导致现在我的极度焦虑,通过学习才慢慢改变现在的状态。
6、第六阶段针对3周半—4周半宝宝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做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个【自我圈】,妈妈一定要捍卫宝宝的价值观,不要侵犯孩子的自我价值。我所强调的一点是,不要拿我们所谓的道理去教育孩子她应该怎样做。宝宝在3周到4周岁的阶段,处于自我阶段,分享不是教导出来的,而是她自己抒发出来的。在女儿3周多的时候,我一直用大人的思维告诉她去分享,用我的道理强加给女儿身上,这种思维模式会导致我们的宝宝没有界限感。(这个阶段的父母要懂得捍卫自己宝宝的价值观,只有她真正想要分享的时候才会明白分享的快乐)
每一次学习的背后都是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徐老师说,一本书只要记住3句话就证明这本书看懂了,学会了。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随时补给心理营养,这样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但是养育健康孩子的前提是,我们首先是合格的父母。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感谢《父母专业课》带给我的成长。感谢美丽的徐莹千老师。爱你,么么哒!
迎春老师的梦想:是把唐山变成全国最幸福的城市。而我的梦想:是把玉田变成唐山最幸福的城市。
让我们一起加油,把爱的种子传播下去,让每一个家庭都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