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为什么要踏青赏花?

  踏青这一民俗起源于春秋晚期的上巳节,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上旬,过上巳节的古人要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在水中洗浴与招魂。到了汉朝时,河中沐浴、招魂续魂的习俗逐渐淡化,踏青春游成为主流。魏晋时期,踏青的上巳节定到了农历三月三日。唐朝时,踏青出游的时间不再局限于这一天,只要春光明媚,都是踏青的好日子。

  溯源古人最早描绘春天的诗句始于《诗经》,例如,《诗经·小雅·出车》中写道:“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描写了春日暖阳下,草木复苏、黄莺歌唱、少女采蒿的景象。

  春天,是大自然复苏的季节,也是花朵盛开的时节。春天去赏花踏春,有着诸多美好的缘由。春天的花朵是大自然的馈赠。经过冬季的沉寂,春天的花朵以绚丽多彩的姿态绽放,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欣喜和愉悦。看花可以让人心情愉悦。花朵的美丽和芬芳能够舒缓压力、消除疲劳,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春天去赏花踏春也是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方式。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与自然疏离。而走进花海,能让我们重新连接大自然,感受它的宁静与力量。

  此外,赏花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根据现有的资料,古人在春天赏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魏晋时期,上巳节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春游节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上巳节的游记,曲水流觞也是古人在赏春、春游时喜欢的活动。此外,唐朝时期,赏花踏青的习俗更加盛行,长安春日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也。从古至今,人们都喜爱欣赏花朵,将其作为美的象征。在春天去赏花,也是对这种文化传统的延续。

  春天赏花还能带来艺术的启发。花朵的色彩、形态和组合,常常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赏花是一种社交活动。可以与家人、朋友一同前往,共同分享这份美好的体验,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春天去赏花是一种充满意义和乐趣的活动。让我们走进春天的花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汲取生命的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