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下午6点半,晚饭可以吃了,我叫老公和儿子来吃饭,他俩没有下来,我就和公公两个人先吃了,吃好,我还出去走了15分钟,再回来,老公在吃饭了,儿子还在写作业,一直到20:30,才下去吃。
感受:着急、催促
思考:看着孩子很晚吃饭,我是很心疼他的身体,我也看中吃饭氛围,想着大家晚上才聚在一起,一起吃,一起聊一聊。可是儿子每次都是不写完作业不吃饭,我就认为他吃饭的习惯不好,身体也会不好。而我的价值观里健康排在第一位。家庭和谐也是我希望拥有的。所以我会一次次的催促他。甚至会武断的认为他是放学后吃了太多了零食,而选择不吃饭的。我威胁他,不再买零食给他,要给也给他一点点,逼迫他早点吃饭。可是这种逼迫的招式,我用了很多次,也失败了很多次,也生气了很多次。没有效果,为什么我还在用呢?因为它太熟悉了,以前也产生了效果,但现在孩子大了,有了主见和想法,就不再有效。我用以前的传票怎能登上现在的快船?
另外:孩子一直都是这样,不写完作业不吃饭,他还是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认为作业比吃饭重要。看到他的担当和为自己做主的坚定。
决定:用我信息表达我的希望,我的担心,只表达我,而他是否接纳我的建议,他是有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