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因为担心看不懂,所以边开着评论,边观看电影。有鉴于我不是在写影评,因此我想用自己的话去复述一遍我所看过的《蝴蝶效应》。
一、电影
《蝴蝶效应》大意是讲述主人公埃文拥有改变过去的能力,他一次次回到过去把小时候的事情都修正好。结局是他虽然未能跟初恋相爱,但却把童年各个小伙伴的结局都修正到最合理。
在影片中的埃文童年里有几个记忆犹深的时间点。
第一个是埃文画了一副让幼儿园老师和妈妈受惊的图;
第二个是见了关进疯人院爸爸;
第三个是初恋对象凯丽的父亲用摄影机做拍摄;
第四个是十多岁的埃文和小伙伴詹森、尼可,以及初恋对象凯丽恶作剧玩雷炮,发生了意外;
第五个是詹森当着埃文、尼可和凯丽的面烧死了埃文的小狗;
第六个是埃文在妈妈的怂恿下认识了初恋凯丽。
每一个童年的节点是长大后发生变化的起因。若按照童年画面来算,其实埃文与小伙伴詹森、尼可,以及初恋对象凯丽有了六种不同的结局。前文铺垫得,连接后面的结局,完全契合《蝴蝶效应》(英文:The Butterfly Effect)的电影名。
二、蝴蝶效应
以前在学地理的时候,老师曾告诉过我们“蝴蝶效应”的大意是在遥远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若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引致另一个半球刮起一场龙卷风。因为当时是学习气象学,所以老师讲的更多似是一个故事。待真正有意识去搜索“蝴蝶效应”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确有其事。
它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后被引申至哲学上,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它还被引致社会学界中: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三、因一部电影认识到的
因我是打开评论看电影的,所以我了解故事大意较快。在评论中,普遍认为我看的这部《蝴蝶效应》不坏也不差。更悲剧的结局还有主角埃文会回到娘胎用脐带自杀,最好的结局是埃文和初恋凯丽重新相爱。
暂时,我不敢期待自己会回看,会去翻找另外两个版本虐自己。但对于我来说,《蝴蝶效应》里的前戏铺垫得太好了,以至于我看完害怕会在黑夜回想。
电影越到最后越回应前戏铺垫,埃文重塑的六种结局皆来自童年的六个记忆点。这不禁让我的思维拉开了,究竟一个人的童年记忆有多重要?
目前,我能想到的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在家人面前飞扬跋扈,在面对外面的世界却像个雏鸟一样担惊受怕。自懂事开始,我一直都在怪责父母没有给到足够的安全感给我。直到现在,我忽地想是我无意间模仿了父母,还是烙在我身上的原生记忆影响了现在的我呢?
电影的剧情合理,一环扣一环。虽然我会认为电影神似穿越剧,但比起近几年火起的穿越剧要更棒。电影留给了我很多反思点,而我终于觉得经典之所以被奉之为经典,是总有它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