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姓名: 张海燕
(辅导员)所在组别:第一组
个案序号:第 4 个
一、案主情况;
(所有项目根据案例实际情况填写,有些项目如果没有可以写无)
1.性别:女
2.年龄:30+
3.与个案有关的特别信息
二、黄金三问;
1.什么事:早上送孩子上辅导班,预计8:30出门,大宝磨蹭耽误时间,出门打车遇到20多人都在等车,打不上车担心孩子迟到。
2.什么问题:每次遇到迟到的时候内心就很急躁,腹部就有种紧绷的感觉。
3.想要什么:缓解身体紧绷的感觉,遇到类似的事件不急躁
三、开始前状态:
1.情绪或困扰打分:急躁情绪8分
2.观察到的特别信息:这是一个爱学习的妈妈,时间观念特别强,女儿过来看妈妈,发现她们亲子关系特别好。
3.特别有用的资料:夫妻关系和睦,爸爸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经常接送孩子上下学。
四、助人者本人的思路;
1.辅导计划:先倾听——积极关注——发现优势——寻找例外——共情同理——共同探讨——找出方法——接纳现状——群策群力——升级决策
2.效果方向:把焦点放在解决上,而不是问题上。
五、辅导过程:
1.重要环节简要描述:
a.早上要送两个孩子上学,准备8:30出门,8:35大宝还在吃饭,发现这是一个时间观念特别强的妈妈,及时看见妈妈的优点,点赞,肯定。
b.问:我们探讨一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不急躁?(不迟到)怎样做到不迟到?(时间往前提)通过探讨,妈妈说昨天晚上睡得晚,早上大人和孩子起床晚了一些,所以时间有些紧张。
c.妈妈反应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我和妈妈一起探讨时间管理的方法,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律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怎么办?(他律,)通过积极关注,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优势,鼓励支持孩子,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
d.当自己已经知道已经迟到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接受这样的结果,让心情平静下来,调整自己说话的语气,和孩子们在一起有说有笑),为妈妈这份觉察能力点赞,及时转换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回到成熟的成人状态,值得我们学习。
2.选择使用的技巧:求助者中心疗法
六、有不顺利、预料之外的效果:
1.突发情况:咨询接近尾声,看看用了40分钟,又重新探讨了一个话题。
2.看法及怎样应对:案主也有做得很成功的地方——召开家庭会议,介绍方法,分享经验,及时肯定,共同学习。
七、结束辅导时来访者状态:
1.来访者反馈:腹部紧绷的感觉消失了,全身放松下来了。
2.打分:急躁情绪2分
八、给案主的行动建议(作业):
1.把自己对迟到这件事情的急躁情绪,给孩子说一说,让孩子知道妈妈的感受。
2.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向孩子说明守时的重要性,小孩子不守时会遭到批评,大人不守时就会扣工姿,合理规划好时间的人才能操控人生,让孩子知道守时的意义。
3.召开家庭会议,全家一起商讨怎样做一个守时的人,大人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同时做好会议记录。
九、你的总结:
妈妈的觉察能力很强,管理情绪的能力在逐步升级,咨询关系的建立很关键,要坦诚相待,用心倾听,及时共情,每个人都有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用放大镜看他人的优点,用显微镜看他人的缺点,积极关注正面的意义,把焦点放在问题解决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宝藏,需要用心发掘,就能激发生命的潜能。
十、需要督导的问题:怎样给对方指导性建议,如果直接说,就是说教,我发出了一个问题——我这里有几点建议,你想不想听一下?不知道这样的提问合适吗?
督导:做完个案及时总结复盘,特别赞!以下是几个关于咨询方向的几个建议:案主反应紧张的时候腹部紧绷,可以从本体的感觉入手去看看为什么孩子迟到来访者会焦虑到腹部紧绷的感觉,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她对于迟到问题如此敏感。这个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当引导来访者看到自己的创伤的点的时候,再次遇到问题她就不容易被事件勾起情绪困扰了,对于问题的解决她自己也会有思路了。来访者既然能制造出一个问题,也一定有办法来解决。关于这类问题咨询目标的确立很重要,咨询目标可以是来访者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和来访者共同商议的。谁来咨询谁是来访者,来访者认为是孩子的问题引起自己的急躁情绪,换一个人未必会因为孩子的迟到急躁。所以,咨询的目标设立为来访者对这这类问题的看待可能更切合实际,很多来访者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只看到她家人的问题,想通过咨询来解决家人的问题。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引导来访者先看清自己,合理情绪疗法的ABC原则在这里可以好好体会一下。不然,咨询师容易成为来访者的打手,和对方一起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如果来访者的认知没有改变,这次解决掉这个问题,下次还会出现其他新的的问题。所以,改变来访者的认知也很重要。可以关注来访者的处事模式,遇到问题她关注的积极面还是消极面,迟到的正面意义和价值是什么?除了焦虑我们还能做什么?来访者的掌控感、不安全感的根源在哪里?这些点也是可以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