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流传已久,对于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人们各有说法,褒贬不一。这里笔者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荆轲的做法错误,理由是秦国统一了六国。众所周知,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因此,荆轲的做法阻挡了中国统一的进程,所以是错误的。笔者认为,荆轲这样做的后果无法太绝对。秦国的国力强大是事实,但与此同时,有赵国,齐国等国的存在。刺杀秦王后,秦必有内患。受压迫的人们或许会起义,而这时,其他大国的发展不会停止。强者必然吞并弱者,这是浅显易懂的道理,而且战国到今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相距有多远?由此可知,无论刺秦王与否,都应该不会对中国的统一进程造成多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应该从荆轲本身来看待这件事。
在《史记》中作者有言: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这才是荆轲刺秦王这件事的重心所在。
荆轲是有心刺秦王的,为此,他下了大功夫。他自己的计划也十分完善,用樊将军的首级和地图为手段夺得信任,并且将匕首淬上毒药,卷在地图中。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十分完备了。在易水送别之中,因太子催促,荆轲发怒,但他并没有借此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而是直接出发。这些都可以看出荆轲“不欺其志”。荆轲走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一个人要有多绝对的意志,在生死的面前可以做到头也不回呢?这正是荆轲是珍贵之处啊。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荆轲的勇敢与正义。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受着秦王暴政的痛苦,又有多少人敢于站出来,用一己之力,迎万乘之势呢?如此一来,荆轲的勇毅是可以被认可的,是不可小觑的。荆轲的行为,不仅关系着自己,还关系着多少人啊!他的行为只要是站在正义的一方,那么胜利与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荆轲所做的,志向和意图都很明显。他是勇敢的,正义的,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这些东西我们都需要看到。
吴铭翰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