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票房成绩令人瞩目,今天突破100亿大关,创下中国电影票房的新纪录。哪吒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英雄。开学之际,许多幼儿园门口都出现了“哪吒”迎接孩子们的场景,这种有趣的“仪式感”为新学期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意义。
对于《哪吒》的成功,许多人将其上升到文化自信的高度。但对我而言,最打动我的是它所带来的情绪价值——那种情感的共鸣和产生的认同感。
一. 成长与抗争的呐喊
哪吒为什么会火,追根究底应该是安抚了我们很多人内心“求而不得”,被生活压力所蹂躏后无能为力的心声。喊出了很多底层人士心里的呐喊,激发出了“斗士”的幻想。
哪吒无论在第一部,还是第二部里面的形象都是展现了从叛逆到成长的过程,“无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这两句耳熟能详的已经成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
今天上午小侄子给我讯息,讲了目前的工作状况,谈及年前公司工资有拖欠的状况,我还在劝他说跟领导好好讲话,他直接甩给了我两句“凭什么我要等?低头久了站不起来了?”“压迫久了不敢反抗了?”我哑然失笑,这是“中毒”有够深的,我支持他去争取,去“抗争”,但是在技巧和方法上要注意一下,我一下子被“嫌弃”了:“哪吒我都二刷了,要学哪吒的精神去抗争,不公就要斗到底啊!”
侄子的变化让我感到欣慰,他从三年前的胆小怯懦,到现在敢于为自己争取权益,这正是成长的体现。但同时,我也提醒他,抗争需要理性,不能盲目冲动。
二. 爱和包容的力量
《哪吒》对家庭教育的刻画也让我深受感动。殷夫人的无条件爱和李靖的严厉与包容,展现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方式。尤其李靖在帮申公豹圆谎的那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就被李靖的那句话感动,触击内心:“我帮的不是你,而是那个少年!”之所以帮他圆谎,是因为不想伤害了那个善良的申小豹,而是想把真善美留在这个孩子心中。
申小豹的出现唤醒了申公豹的良知,在看到申小豹时心中的那份柔软立即显露无疑,也正是因为李靖帮了申公豹,所以申公豹帮陈塘关的村民买药。
善良真的可以化解仇恨,消除偏见。
三. 职场困境与挣扎
申公豹就是一个普通的职场形象,无背景无靠山,一边妥协于命运,一边又不甘依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就跟职场中的我们一样,一边抱怨不公,一边喊着离职,一边喊着躺平,可是一边又不得不继续卷入,依然为自己的五斗米而折腰;一边吐槽老板的画大饼,可是一边又不得不继续低头赶报告,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取得老板欢心。看似扭曲,但是谁又不是在“苟且”地活着,希望可以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人生海海,沉淀自己,坚持自己的本心很重要,打造出自己的一技之长,核心竞争力,方可跳离“被拿捏”的怪圈。
《哪吒》通过人物的塑造,成功地给予了我们充足的情感价值,感受到了成长和爱的力量和抗争的勇气。
另外在产生共鸣外,更重要的是静下心来,好好内修,稳一点,慢一点,坚持不懈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前行的力量和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