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百答:孩子为什么爱游戏不爱学习?

歌是这么唱的"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老祖宗是这么说的"民以食为天",我们常常开玩笑说"饭都不吃啊?!"形容对方对于事情的投入和专注。吃饭作为第一需求,比作爱情比做天,为啥在很多家庭却是老大难问题?

反观游戏,孩子高度投入,废寝忘食,很多家长感叹"如果Ta能拿一半的时间放在学习上,成绩肯定不是这样。"所以很多家长将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防围堵截,严加管束。

Tyger的问题是,孩子为啥爱游戏不爱饭?

网游作为目前最主流的游戏(没有之一),是游戏智慧集大成者,在Tyger看来,游戏的本质即人的心理机制,读懂了游戏就读懂了心理机制,读懂了孩子。

心理机制第一条: 及时反馈

所有游戏的呈现效果都离不开"声光电",游戏中,你攻击怪兽,立刻就有与之匹配的声音,逼真的画面,头上还会显示怪兽的"血液",打死了怪兽获得积分,收获装备。君不见孩子挥舞键盘时的忘我,Ta们是在享受及时反馈的快乐。

孩子什么时候最想知道答案?绝不是下发成绩的时候,而是考试答题的时候。据此Tyger的听写练习是听写完成,立马对答案,没有上交作业批改的环节,孩子自己批阅,因为批阅听写时是Ta最想知道答案的时候。

心理机制第二条: 沉默成本

几乎所有游戏都有一套积分制度,积分越累越高,孩子越"陷"越深。你可以这么认为,积分就是虚拟世界的货币,禁止孩子游戏,就如同孩子禁止财富积累,时间一长努力付之东流,你说孩子不跟你急跟谁急。

心理机制第三条: 存在感

单单积分还不够,积分必须可以兑换成装备或奖品才能形成闭环。就好像赚钱是为了花钱,花钱更好的刺激赚钱是一个道理。孩子们用积分换装备,游戏中的人物更酷炫,更威猛,更具战斗力,孩子更喜欢,为了自己心中的英雄愿意倾注更多的时间打怪获得积分,进而获得装备。很多玩家为了加速这一进程,直接用RMB购买装备,充值金额数千数万。究其原因,装备代表着实力,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往高处走,装备要升级",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心理需要。

心理机制第四条: 荣誉感

有了及时反馈,积分制度,积分兑换制度还不够,游戏还需要让孩子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为此,游戏中还设置有级别(积分时刻改变,级别相对稳定)。试问家长,一个人给你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董事长什么感觉,写着普通职员又是什么感觉。

荣誉榜就是身份的象征,成为"人人景仰"的英雄,一句话,游戏世界中是论资排辈的,低级别的玩家想方设法都希望成为高级别的玩家,这一点和现实世界没啥两样。

经过以上简单的分析,各位亲爱的家长,你知道如果你如果只是苦口婆心地规劝是多么苍白无力吗?如果只是严防死守围追堵截将会引起多大反弹吗?

吃饭原本是一种本能,未经正确看待和处理,居然可以成为"吃饭问题"。游戏未经深入分析,居然也可以成为"游戏问题",Tyger的体会是,生娃就能当父母,但做好父母是需要不断的精进学习的。与大家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妈妈们的苦恼 苦恼一 时间:昨日, 地点:朋友圈, 学员多多祥发了一条这样的消息:“儿子,你是要严格执行Tyger...
    Tyger老师阅读 1,233评论 17 16
  • 写作不易 写作被誉为英语教学皇冠上的明珠。写作有两大难:写什么What,怎么写How。写什么与储备有关,就是我们常...
    Tyger老师阅读 1,233评论 16 14
  • @Tyger@泰格趣拼一、充耳不闻,二、没有用心听,三、或者听了方法不对。学习英语语境固然重要,但是方法更加重要!...
    SunnySun_fb42阅读 524评论 0 5
  • 从前 两座山 你是你 我是我 各自天地间 后来 架起一座桥 你牵着我的手 我牵着你的手 两颗心紧紧连在一起 再后来...
    吉羊玉奕v阅读 2,946评论 60 63
  • 牛不语放下笔,走到窗前,看到窗外树上有许多的麻雀,从这个树枝跳跃到另一个树枝,又跳到其他树枝,不由得推开窗把窗台上...
    牛不牛语阅读 2,707评论 42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