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大约有200万人选择自杀,其中超过大半的人都患有抑郁症,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会不会让你感到难以置信?
抑郁是悄无声息的,像阴影一样默默潜伏在你的脑海中,蚕食你的理智,让你的情绪变得消极、冷漠。当你察觉到自己抑郁,想要改变现状时,已经为时已晚。
前两天,我无意中刷到《我在他乡挺好的》电视剧片段,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女生迎着夕阳从天台上跳了下去。那一瞬间,我的心突然揪了一下,心里却有种隐隐的预感,她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也许你们会好奇,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感呢?大抵是因为感同身受,我能够从她的眼神中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她的眼神看不到希望,仿佛就要被黑暗所吞噬,只要再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就会彻底崩溃。
更让我觉得难过的是,她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她母亲的最后一通电话。她在生日当天接到的不是关心,而是最亲近的人的责备。母亲的责备让她彻底丧失了活着的欲望,选择在生日当天跳楼。
看完这个视频片段后,我找了更多视频去了解剧情。剧情中的女孩叫胡晶晶,她的性格看起来特别活泼开朗、大大咧咧,脸上每天带着笑,像一个小太阳。但是谁能想到她患有抑郁症,严重到需要药物治疗的地步。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胡晶晶在服用治疗抑郁症药物时,正好被她姐姐看到了,当她姐姐问她在吃什么药时。她一脸的若无其事,还很自然的骗姐姐说是维生素。
胡晶晶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也不想让她的姐姐担心,宁愿自己默默承担痛苦。
我也感受过抑郁这个过程,每天都背负着压力和负面情绪生活。当处在崩溃边缘、情绪失控时,甚至想过结束生命;而恢复理智后又变得胆怯不安,继续在外人面前伪装自己。我的理智每天都在和内心的冲动做斗争,这个过程无疑让我更加痛苦。
而我比胡晶晶更幸运的是,在我产生自杀念头的时候,有人拉了我一把,给予我关心与陪伴。而我也在写作中找到寄托,慢慢从偏激消极的状态中走了出来。
那为什么明明处于崩溃的边缘,还要在亲人朋友面前表现得若无其事、一切都好?不仅仅是害怕他们担心,更是害怕他们的偏见和不理解,有时候受到的最大伤害就来自于身边最亲近的人。
很多人总是认为所谓的抑郁不过是矫情;自杀的人太过自私,没有考虑父母的感受;年纪轻轻结束生命是多么的冲动等等。而这样的人并不是少数,他们就在你的身边。
外界的偏见使得抑郁者不敢表现出来。害怕面临异样的眼光,害怕别人的指指点点。他人的评价和自以为是的说教只会让抑郁者感到更加的痛苦和绝望。
没有经历过的人们总是不能理解抑郁者的感受。对于抑郁者来说,很多事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做不到、有心无力。抑郁者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沦在泥沼中,绝望而无奈;最后选择解脱,走上绝路;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抑郁患者选择自杀的原因。
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够了解抑郁症,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多一些关怀和体谅。也许你随口的一句关心,给予的一点点温暖,可以挽救到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