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闲暇,捧起一本书来读。难得能够在午后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我读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大概是它的动人篇章,促使我捧起这本书来一探究竟。探寻小学数学分享式教学策略为何如此吸引人?因为它有趣,有味,有变,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入我心!
有趣,它的根脉
每个一个开头都有一个很有趣味的网络语言。有这样的网络语言,轻轻松松之后,伴随着一个个深刻的追问。
寻找解惑和寻道和求索中,提出了分享式教学顺应学生的天性;分享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分享式教学顺应信息爆炸的时代;分享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是,教学的生长点是顺应了人的天性,因为人有好奇好探究,好分享,好讲理的天性,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而且还基于从师生的思维方式,不仅是课堂上学生基于问题—思考—分享这三个单元继续学习,同时在教研活动当中也基于问题—思考—分享。
分享式教学的课前准备,只要去刻意观察每一个类型里都有它的固定的模板,《认识正负数》有我的问题,我解决了哪些问题,我没有解决的问题,回顾与反思,他的思考。只静静的在这里读这些内容,感受着这样的一种方式。
非常惊讶的是,分享是理念下,除了学力单,还有硬件就是微课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这里面有选题设计,录制和发布等过程,有趣的问题是每一个微课的设计都有脚本,有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原则,一对一的原则及启发性原则。如何设计教学的预案则是它的灵魂,这也是我着重在观察和思考的一个部分。
有味,是它的枝干
新授课、复习课、综合实践与讲评都有具体的教学预案分享。通过读书,我读了《正负数的认识》概念课;《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类教学设计,还有《比赛场次》的教学设计以及复习课《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复习后续的讲评课教案的设计,《小数的认识》的单元讲评课。我感受到每个案例问题很清晰,导入很明了,探究过程有自学和助学的方式。分享的过程是非常完备的。教学设计都能感觉到关注点很清晰,这是一个新增的内容,一方面是关注了数学素养,另一个方面是分享规则的关注。按理都清晰地展示了分享式教学的基本方式,字里行间我们明白分享式教学的完整过程。根据不同班的学情,情况也有所改变!
有变,它的花朵
怎样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怎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有问题串引疑策略;学力单引疑策略;情境引疑策略;课题引疑策略;自学教材引疑策略;互动引疑策略;练习生成策略;微课引疑策略。
不同的策略,让我们感受到了策略不同差异。淡淡的几个案例,深刻的领悟到问题是如何而来?与微课设计《分一分》,欧小丽老师的疑问4/4是要涂吗?有没有0/0?为什么分数中间有一条线?读作1/5分数写五却写在下面?1/6+1/3=1/9,怎样把两个分数相加?感受到作者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核心问题的把握,校准了疑问点、困惑点?
一花一世界,一书一世界。无论是感受每一个案例,感受它的细节之处还是感受案例背后浓浓的数学的味道,几句不经意的问题打开了我的视野。读着读着就开花了。
午后,读着读着就醉了,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谱写着一个个教学设计的精彩。有趣,有味,有变,每一个片段都不失华彩,而且独具匠心!这一本好书,让我犹如在葱葱郁郁的林间,触摸生命的大地,吸收着新鲜的空气,让我顿时觉得幸福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