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


今日入伏,好像天地间骤然失却了最后一丝凉意。人立其中,仿佛被塞入了一个巨大的蒸笼里,每一寸肌肤都逃不脱那蒸腾之气的侵袭。

太阳灼灼如金针,刺得人睁不开眼。人心中那点微末的燥气,一经点燃,便如烈火烹油般蔓延开来,竟与这无边暑热融作一体了。

“伏”者,隐伏也。古人的智慧早已将一年中至热时分定义为“伏”,便是教人懂得避其锋芒,伏藏以守。

《黄帝内经》有言:“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原来此“伏”字,是劝人于酷烈中收敛锋芒,安守心神,莫让心火焚了灵台清明。

北方素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饺子形似元宝,“伏”又与“福”同音,初伏吃饺子,饱含着元宝藏福的美好寓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明确,擀面皮、调馅料、包饺子,欢声笑语中,浓浓的空气中弥漫着香味。

也有地方伏天吃羊肉的传统,“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一碗热乎乎的羊汤下肚,酣畅淋漓地排汗排毒。

三伏天里,最要紧的莫过于守住内心的一寸清凉,如蝉在暗夜中积蓄光明。

尽量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外出,若必须要外出呢,也会做好防护措施,戴上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

回到家中,一定要打开空调,让清凉的气息驱散暑热。可以煮上一锅绿豆汤,晾凉后喝上一碗,甘甜爽口,清热解毒。

也可以剖开冰镇西瓜,入口,凉意瞬间在舌尖绽开,清甜汁液润过喉咙,直沁入肺腑,顿觉神清气爽。这一口清凉,仿佛能浇熄了心头那一点焦躁不安的火焰。

作息上,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适当晚睡早起,但绝不是熬夜,中午小憩半小时到一小时,能有效恢复精力。

伏天教人俯首,非为屈从,而是教人懂得积蓄力量,静待时机。在时间的蒸腾里,人当学会安伏于自己的深心,守住那方寸清凉。

当人于燥热尘世中学会精神之“伏”,无论酷暑如何焦灼,心田终有绿荫覆盖。

入伏,是大自然给予的考验,也是生活别样的馈赠。它让我们在炽热中学会坚韧,在烦躁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在这样热烈的季节里,愿我们都能心怀一丝清凉,与夏日热情相拥,安然度过每一个美好时光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