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42天的时候,我曾经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这样的信息:宝宝要求抱着睡觉,一放下就哭,咋整?
当时朋友圈里回复大概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配合”,不少家庭在孩子0-3个月内都是抱在手上睡觉的,有的甚至延续到5个月。另一种是“狠心”,让孩子哭,哭累了就学“乖”了。
今天咱们就从心理学角度来讨论下这个话题。
婴儿在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基本是吃和睡,因为这时候在婴儿的感觉里,还像在子宫里。他(她)觉得自己和妈妈还是一体的。妈妈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换抱,无所不能”。
妈妈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回应。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当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
如果没有回应,会怎么样呢?
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离开与自己一体的温暖子宫,他(她)最渴望的是被看见、被关注。当用哭声来表达需求时,让他(她)吃惊地发现“这个世界居然不如我所愿,我哭的时候居然得不到回应”,于是整个世界开始崩塌。
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妈妈及时回应感到绝望,他(她)未来的人生很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另一种是无法忍受“需求暂时得不到满足”,经常歇斯底里、没有界限的索取。
那孩子要求抱着睡,除了满足,有没更好的方法呢?
一般来说,孩子除了身体不舒服,不会无缘无故哭泣。我家妹妹月子里睡眠时间相比一般的孩子要少,到了晚上入睡前会大闹。原因在于,白天她睡觉的时候,哥哥就来捣乱,不让她睡。
如果因为环境或者其他原因影响了宝宝的睡眠,她很疲劳,就会以“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时的声音显得尤为高亢,越疲劳越不容易安静下来,抗议的哭声越强烈。此时明智的做法让周围安静下来,多安抚宝宝的情绪,拍拍她,切不可通过摇晃来阻止哭泣。
月子里的最后几天,仅仅是晚上入睡前哭闹。满月后,回外婆家,白天也开始闹。这是因为环境变化了(从医院回来的那两天也有点),月嫂走了,换了环境,又换了外婆,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安,所以会哭闹。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不长。
但在40天左右的时候,哭得很厉害,除了妈妈抱能够安静下来,其他人抱了都没用,一放下就醒,当时妈妈搞得精疲力竭。后来去宝宝房洗澡,育婴师看了下,说是受到了惊吓,受惊吓症状:眼圈发黑,面色、口周和鼻根发青(我家是鼻根处发青),还有一点点热度,量了37.2度。于是我们按照老家风俗,找人处理了下,第二天就好了。
快双满月,从外婆家回来,哥哥慢慢接受了妹妹,兄妹俩关系也有了缓解,不再去“捉弄”妹妹,妹妹的睡眠质量很好,作息也有了规律。白天上午睡到六七点,玩一会,九点再睡1小时左右,再玩会,12点左右基本入睡,到下午四五点醒来洗澡。晚上八九点睡到第二天早上,中间每隔3.5小时左右吃一次奶。
婴儿是个精敏的环境侦测器,时刻感应着周围环境的能量变化,然而他(她)没有能力化解环境中让自己不安的能量,只能期望父母的抚慰。如果婴儿感受不到环境能量的温暖,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爱护,他(她)自然无法安然入睡,通过哭泣来表达焦虑。所以婴儿哭泣时,通过改善环境和提升父母自身的觉察力很重要,而不是通过手段强行阻止他(她)哭泣,比如:任由哭泣(哭到累)、过度摇晃、夸张地哄骗、转移注意力等。
我们换位思考下:当你夜里被噩梦惊醒哭泣时,是希望人呵斥你“不要哭”,然后冷漠地转身离开,还是希望有人陪伴你,允许你充分表达?
所以,婴儿哭泣,父母要及时回应,让婴儿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和关爱,感受到父母允许他(她)哭泣,允许他(她)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抚摸、拥抱、眼神、微笑、柔声说:“我在这儿”等方式,接纳和陪伴婴儿,使他(她)的能量更顺畅地流动。
跟随婴儿,跟随当下,不去控制和改变,这是妈妈给婴儿的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妈妈自己巨大的滋养。
最后,感谢外婆,在妹妹频繁哭闹的情况下,一直抱着给予温暖,哪怕自己累得不行,也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