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在文学方面,有不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
第一对当属南北朝时期梁国梁武帝萧衍及他的第三个儿子简文帝萧纲。萧钢天资聪敏,刚刚六岁就会写文章,大家都感到惊奇。连他的父亲梁武帝也不相信。有一天,他给萧钢出了一个题目,说:“你就坐在我面前写,我亲眼看着,就知道你会不会写文章!”萧钢便提笔挥写,一会儿功夫便写完了。梁武帝边读边赞叹说:“语句流畅,文辞甚美!”梁武帝萧衍根据民歌创作了《东飞伯劳歌》,劳燕分飞这一成语就出自于此。而他的儿子创作了《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中词牌名蝶恋花便出自其中一首的一句“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第二对应属南唐中主李璟和南唐后主李煜。李璟的两首《摊破浣溪沙》比较有名。一首词是作者以一名思妇的口吻写的,上阕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感叹,最直接的抒情是:还与韶光共憔悴 下阕写雨夜梦回,思念远在边塞的丈夫,表现出孤独、凄清的场景。二首中有手卷真珠上玉钩。当时南唐受后周威胁,风雨飘摇,作者作为南唐国君却无力改变现状,有一种彷徨无措之感。而他的儿子李煜的诗多首被选入课文教材,比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等。都是我们耳熟目详的名篇。
第三对当属苏家三父子。苏洵苏辙苏轼。三位都是大文豪家。苏洵从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大文学家,继承父亲读书的精神,并在学问上有了更深的造诣。
当然,要说,文学史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那真是不胜枚举。先且写到这里,广泛涉猎后在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