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我的很多微信好友朋友圈半年都不见得更新一次,小北算是是一个特别喜欢发朋友圈的女孩。
有时候分享旅行的风景照,有时候晒出美美哒的自拍,有时候发鸡汤文看的我也能热血澎湃,有时候也不免牢骚又伤感。
她说走过的桥,看过的云,爱过的人,都值得记录下来,等到许多年以后,依偎在靠椅上慢慢读。
在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眼里,发朋友圈是记录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她乐此不疲。
有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翻翻微信朋友圈,看见小北发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嫌我烦了,就屏蔽我吧。我发朋友圈从来都是给自己看,如果你觉得我是在炫耀,那么幼稚的人是你,而不是我。”
小北平时虽然喜欢发朋友圈,但相比起那些成天发广告拉赞票的人来说也不至于让人心生厌烦吧,于是我在下方评论了一条,“做你想做的事情,你的朋友圈没必要取悦谁。”
过了一会,我收到了小北发来的微信消息“温言,我忽然觉得好累,那些同学冷嘲热讽的样子我真受不了。”
原来就在昨天,小北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庆贺自己钢琴水平过了八级,还晒出了一张崭新的资格证书。
然后就有以前的同学在群里讨论了,“有些人这样天天在网上刷存在感,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有意思吗?”
没人知道为了拿到这张资格证她付出了多少努力,看到别人这样评价自己,小北说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不希望有一天,发朋友圈也得十分小心翼翼。尽管这世界上有许多的眼睛盯着你,我们最终还是应该活自己。
或许初衷也是和小北类似,除了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我喜欢发朋友圈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朋友圈是我倾诉和表达自己的世界。
运动打卡,自我鼓励,自我颓废,自我治愈,我享受着这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有人说喜欢于发朋友圈的人要么过于幸福,要么不够幸福。
现实中你有没有体验过,当你津津有味的在讲述一件事的时候却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在听,你闭上嘴巴的那一刻,心里一定五味杂陈吧。
我们不缺少故事,缺少的是愿意倾听故事的人。
就像分享了一首歌,我不知道有谁会感兴趣打开。但按下“发表”的那一刻,我心里是释然的,好像公平的站在了众人的面前,宣示着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方式。
这不难解释为什么许多人现实中沉默寡言,网上却呈现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自己。
曾经出去做兼职,被黑心的商家坑,无处可诉,大家都说成人的世界受到委屈要自己消化忍受,没必要大肆宣扬。
回到学校,我还写了一篇长文章发送到朋友圈讲述自己的倒霉经历,设置为父母朋友不可见,算是一种记录,算是一种教训,也算是一种痛斥吧,以笔代刀,朋友圈也是我的江湖。
3发不发朋友圈是我的自由,看不看是你的权利,如果你嫌我烦,屏蔽就好,恶意揣摩,甚至恶语相向可不是君子所为。
晒奖杯的人就是炫耀吗?晒男友的人就是轻浮吗?晒钻戒的人就是拜金吗?那晒被子的人呢?你又给他贴什么标签?
以前玩qq空间的时候,有一个女孩特别爱发一些伤感句子,有人在下面直接评论:“感觉你天天失恋,搞得好像全世界都欠你似的,矫情给谁看啊。”
后来那个女孩再也没有在空间发过一条说说,大家不知道的是那时正值高考在即,她母亲突然病故,这样的打击放在谁身上也受不了吧,那段时间,她把感情寄托在了虚拟的QQ空间里,却没想到在这里受到了二次伤害。
自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敢于发声的勇气,也需要不妄加评论的修养。有时候舆论的力量汹涌澎湃,往往几句话就能将一个人推向风口浪尖,从而承受恶浪的击打。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别人发的朋友圈不和你胃口这很正常,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发不发,发什么,那是别人的自由,你无权干涉。
做人呢,最主要的还是开心。
我们活得那么累,自己的朋友圈不必要去取悦谁。我为什么要忍受着你的成见做着我不喜欢的事情呢。
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做什么事,总有人不喜欢,只要你是对的,不要太重视别人的看法,做自己就好,谁也不是活在别人眼睛里的。
上学的时候刻苦认真的孩子被称作死读书,寝室里爱写诗的男孩子被叫做假文艺,寡言却善良的抑郁症女孩被骂矫情,长大了喜欢发朋友圈也被别人认为是无所事事,标榜自己。
一个人无法控制别人说什么,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做什么。
高兴了,即使发二十条朋友圈又怎么样呢,我不伤天害理,你凭什么对我指指点点,如果嫌烦了,就屏蔽我吧,人生苦短,难得高兴,我真的没有力气再顾及您诸位的流言蜚语。
朋友圈,我不想肆意妄为,更不想战战兢兢,我只想做我自己。如果你不喜欢,只能说,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