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易仁永澄构建三观体系 - 解释系统 -『08』 - 2018.01.10

[{ 感悟 }] 对比第三种路径,我想结合自己的拖延症看看自己的解释系统如何的运作。下周我们学校有一个招聘会,招聘会上不乏一些我特别感兴趣的公司,然后我非常希望能够在招聘会上好好表现,这样就需要准备新的资料并且定好住宿和车票去另一个城市。

对象A:需要准备新的资料,例如脑图梳理自己的能力,简历新的呈现方式等

感觉(系统1):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大大提升求职概率,

直觉(系统1):这些事情我从来没有做过,我也不是特别明确该怎么去做

记忆(系统2):自己没有完成这件事情的经验,并且不是第一次最后放弃做更好的准备

能否解释:准备资料好麻烦,订车票住宿去另外一个城市也很麻烦,还要考虑找朋友打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可否解释:可能自己就不是这样的人,最后可能也就不去招聘会了,反正最后还不是要自己投递简历才可以

直觉(系统1):这件事情好难,感觉自己做下来会有很多问题,要不还是算了吧,今天就好好看剧,明天再说

察觉:不光如此,明天开始打折季,有很多东西要买,再加上现在是投简历的最佳时间,不能错过,好多问题。

[{ 任务 }]用老师给出的模型,原本还想接着看剧的我瞬间不想了,只想去准备自己该准备的东西。我觉得任何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拖延的时候,就自己尝试去分析一下,更加的方法,在准备做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时,提前假设一下失败的情况。

感谢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