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子游
三毛说:“一个太过文艺的人,注定不会太快乐,心里有爱、有善良,骨子里住着孩子般的纯真,但也往往多愁善感,容易感知美好,也更容易体会悲伤。她喜欢文字,却往往不善言辞,不是文字太少,而是感受太多”。
从我读书写作那一天开始,我就知道我必然不会持久的快乐,间歇的抑郁与苦痛是事常态,就像是患上类风湿总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隐隐发作。
有时候很矛盾,读了很多书,刹那间理解很多,感受到一般人体会不到的美,这份美无人可说,但是正是这份细腻的美,让自己沉醉于其中,在人群中,显得有些突兀,不愿表达自己,瞻前顾后,思考过度,过度解读,不敢表达。
读过一篇文章,时代的变坏是从嘲笑文艺青年开始的,文艺青年不知何时成了写一些伤感的文字,喜欢独来独往,爱矫情扭捏的一类人,似乎都在摆脱文艺青年的称号。
我想真正的文艺青年,是从骨子里的散发出来的文艺气息,有血性,有力度,也温柔,也婉转。
读书会上瘾,但读多了不消化,在如今年的社会,反而活得没有不读书的人通透,不想太多,就是赚钱,没有过多的道德负担,吃吃喝喝,肆意快活,今朝有酒今朝醉,低级的趣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精神的高度紧张和对人生通透的忧虑。
读书人往往不屑于这些场合,骨子里的清高与不媚俗,往往给自己带来一定麻烦,毕竟"踏雪无痕是理想,深陷泥泞是想现实”。
我从事银行客户经理工作7、8年了,这是一份需要和人打交道,应酬较多的岗位,和形形色色 的人打交道,需要保持充沛的体能和精力,需要广泛的知识和善于与人沟通,乐观的精神和吃苦的精神。
太过文艺的人,在公开场合不太会说话,放不开,显得有些别扭,场面话不会说,喝酒也不擅长,久而久之,给人一种不太好相处的感觉,对于工作的开展有一定难度,虽然积极的融入,但是总是难以持久。
太过文艺的人,在公开场合尴尬的表达,往往失去很多自我,内外的失衡,需要回家后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读书写作或者其他的自我调节,恢复自我。
人可以伪装一时,但是久了,便会感觉难受至极。
试着去适应,但是往往收效甚微,为了生计不得已去微笑,试着外向的表达,内在的自己却是自卑与胆怯,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状态。
其实,读书是一件好事,文艺也无过错,但是在没有其资本文艺的时候,需要勇敢的捅破那层窗户纸,就是那么回事,当自己不再在乎别人的 评价,有勇气去迈出一步,这样的人生才是勇敢的人生 。
逃避是暂时的,该来的总会来,我始终相信与其晚点面对 ,不如早点面对,把人生最坏的日子过完了,忍受下来了,吞了咽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越来越好的,也是越来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