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
50次见面
600个小时
1000句寒暄
这是我与她的距离,也是我与她的回忆。
从小到大我都喜欢吃,夸张的说已经“尝尽人生百味”,只要是我吃过的东西,我便不会忘记那种味道。每当吃到美食我总会想着这是如何做出来的,在家便会开始捣鼓“复制品”。
虽然我不是大厨,我未觉得有什么味道是“复制”不出来的,上至星级大厨,下至街边小摊。料理,不过是一门论经验的手艺活。
第一次吃她做的菜我觉得很普通,算的上是家常菜吧,极为普通没有特色,但是她本人却满心欢喜,大概自认为很好吧。
第二次吃我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甚至很反感吃到这种上不了台面的菜,可她殷切的目光刺到了我的内心,愧疚、不好意思等等情绪涌上心头,最终只能把筷子伸出去。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每年惯例性的吃饭,惯例性的“忍气吞声”,惯例性的太多太多……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不再反感这种味道,麻木?适应?还是我变了?
从初中开始转而学做日式料理、西餐、法餐等等,便再对中餐再无感,直到进入大学,寝室的条件并不允许我们做饭,但我一直坚信事在人为,如果你真的想要,方法自然来。
剪掉限电器,电磁炉、紫砂锅架上,厨房用具采购齐全,调料应有尽有,便万事俱备。
可中餐好像成为了唯一的选择,重新熟悉,重新料理。
味道怎么也回不到从前,总是会夹杂着西式、日式的感觉,不再那么纯粹。
此时第N次惯例又来到了,我见到了我的最爱——炖猪脚。
美味!
这份口感我至今不能忘记,虽然之后也吃过很多很多,但唯有那一次的味道扎根在我的舌尖上,无法忘记。
复制、试吃、研究、再复制、再试吃、再研究……
循环往复却不见成效,永远少了一种味道,我试过无数种调味料,我所知的所有烹调方式,却也无法复制出那一味“神秘”的味道。
可能是我的道行不够高,能力不够强,又或许是我真的想错了?
转眼间我已经毕业,走上打拼自我人生的道路。
异地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却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此时也萌生出一种新的情感——思念。
从小便以理性思考为主的我从来没有什么多余的情感流露,曾一度被人评价为“理性得可怕”,在我眼里这是赞美,理性虽然不一定能让我们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但至少能让我们不悔。
后悔,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毕竟很多事情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在决定回到父母身边并且自己开始创业后,我发觉自己的料理不同于以往,即便是简单的调味和烹调方式也能使菜品有丰富的味道,不解。
日子一天天过,新的一年也到来了,17年虽然开头不是很好,父母身体都检查出有点小毛病,但毕竟已是花甲之年,能保养到如此程度我们都很高兴。
想着还有20来天就到了惯例性的吃饭时间内心的兴奋溢于言表。
可天气总是不作美,阴阴沉沉、冰冰凉凉的。这种天气可能更适合悲伤的剧情吧?
一通电话,两通电话,原本不大的客厅挤进了3家人,大家议论纷纷,匆匆吃过饭后便开车走了,我一个人呆在家中,与以往不一样,今天略显一分沉重,一分失落,一分后悔。
如果我早一点获得成就,更加努力一点,再拼一点今天的事情会不会晚一点发生?甚至不会发生?
人总是喜欢假设,事后诸葛亮,虽然还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觉得未来发生的一切皆由当下决定,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因果论无时无刻都在印证着一切,我无法回到过去,但我至少可以把握当下,收获未来。
23年
50次见面
600个小时
1000句寒暄
这是我与她的距离,也是我与她的回忆。
如果思念是有声,那么你一定能听到我心中所想、所念、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