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北漂第一年,鸽子笼般的出租屋,四个女孩抱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那时候的日子真是艰苦,夏季没有空调的屋子,如同蒸笼一般,没有可供洗澡的地方,巴掌大的厕所,放只洗脸盆都显拥挤,好在总有机智的姑娘,将一只水桶挂在厕所屋顶的下水管子上,洗澡问题便轻而易举解决。
或许是心里有一个强大的未来做支撑,那时候顿顿泡面,倒也吃的有滋有味。
偶然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来一顿大排档,望着满天繁星,情绪陡然地低沉起来,便要对着众人把梦想细数一遍。
来自河北的X小姐,她毕业于外语学院,专八的资质,一度因为形象不够出众,找工作碰了不少钉子。于是每每说起梦想,就会带出愤愤然的情绪,默默咬牙,眼神深邃起来,“瞧好了,那些看扁我的人,总有一天姐会站在那个地方,当最出色的翻译官。”
我们顺着她的手看过去,是一方30英寸的荧屏,漆黑一片。
不免的就要鼓劲一番,“一定会,一定会。那里终究为你播放。”手放在她的肩上,语言稍显苍白,手上的劲儿倒是猛地很,好像这般她就能感受我们的殷殷期盼一般。
来自江苏的W小姐,粗放的外表下,有酥软好听的娃娃音。她的梦想倒不会太大,总是会软软糯糯的来一句,我没有太大的志向耶,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就好了啦。
一如鼓励X小姐一样,我们依然会目光诚挚地告诉她,这个梦想很快会照进现实。
来自河南的Y小姐,她成熟稳重,从来都不急于表达,每每都是我们絮絮叨叨说的差不多了,才会想起她一般,把期待的目光转向她。那个时候的Y小姐,算是我们当中,最幸运的一位,因为学历高,加上深得导师喜欢,研究生一毕业,她就成了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工作稳定,收入颇高,所以,她的梦想总在面包之外。当脸上泛起丝丝粉色涟漪时,我们便知她的梦想隆重登场。
“我对自己也没有太高的要求,以后能找到一个跟我学历差不多,北京户口,有一套房子的男人嫁了就是。仅此而已。”
听她讲这些,我们心里的天枰偶然也会失衡,面包有了,爱情自然要被搬入日常。对于连基本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如何去畅想爱情。如此一来,思绪难免会被拉远,各种坐享其成的念头就会肆意滋生。
X小姐适时插来一句,如果找一个事业有成,有车有房的男人,我们就什么都不用愁了。
W小姐立刻像悟了真谛,随声附和。一场关乎找一个男人拯救三个女人一生的话题旷日持久的谈论开来。
Y小姐笑笑,默不参与。
一年过去了,我们四人的状况似乎没有得到任何改善。X小姐到处打零工养活自己,所谓翻译的梦想舞台,一直无法为她搭建。W小姐一年时间换了十几家公司,每次都是三个月试用期未到就被辞退了,糊口成了让她最头疼的事情。我虽去了一家不错的公司,干的却并不是自己梦想的工作,每日也难免苦大仇深。Y小姐的如意郎君,依旧寻寻觅觅难见踪影。
两年后,X小姐跟着男朋友去了南方,转行做了老师。W小姐实在经受不住屡屡辞退的魔咒,流着泪回了故乡。我依然在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工作中兜兜转转,刚毕业的激情被一点点消磨殆尽。而Y小姐的如意爱情不知在哪里酝酿,工作平凡持续。
原来,生活并不是小说。
X和W离去后,我跟Y小姐成了北京这个并不热忱的城市彼此唯一的依靠。时光一年年过去,我早已为人妇,而她从少女熬成了老姑娘,于是难免要劝诫她一句,放低一下标准吧,保了学历,可以不保有房;保了房子,可以不要高学历嘛。她摇摇头,一缕心酸,但九分坚定,“我绝不妥协。”
W偶然打来电话,问起Y小姐,得知她依然为坚持自己的标准无法脱单,偷偷丢来一句,“她这样很可能这辈子都嫁不出去耶。”
但是,半年后,Y小姐告知我她要结婚了。带来的男友高大帅气。我想她终究是将自己的标准妥协于美色了。
因为Y小姐结婚,而我也因为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各奔东西,联系慢慢也少了起来。
再见她时,是她生育摆满月席。第一次踏进她的家,那是北京四环内的百平大房,此时此刻,才知道他的教书匠先生原来是个典型的高富帅。
看着我惊讶的表情,Y目光柔和的说,“我从来都没有降低过标准。对于梦想我从不要将就。”
这话对我而言,是深水里扔进去的一颗炸弹。表面波澜不惊,可内心里早已翻江倒海。大概这件事是对“坚持定能成功”最好的诠释。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可谁又能将梦想当成信念,又能将信念当成信仰呢?
X小姐的梦想是当著名的翻译家,可是几次的失败后,她便否定了自己的梦想,最后转行当了教书先生。
W小姐想要找稳定的工作,可从来都没有认认真真做好过一件事,屡败并没有屡战,生活的压力大了点,立即缴械投降。
而我在多年的兜转里,依然做着并不喜欢的工作,过着并不满意的生活。
只有Y小姐,将自己的梦想如吃一日三餐般坚持着,并从来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或者遭遇的挫折,哪怕撼动一丝一毫。这份如同坚持真理一般的执着,这无论时间如何改变,不管别人如何指点议论,哪怕这辈子都嫁不出去凡此种种都攻不下的坚守,最终不但让她梦想照进现实,还附带赠送了一个大乐透。
我曾跟很多人讲述这件事情,大多数人的看法是,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让自己梦想成真。郁郁不得志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事实上尽人事听天命。可就尽人事而言,扪心自问,我们坚持了吗?标准降低了吗?视目标为信仰了吗?为这份坚持畏惧了吗?我希望Y小姐给我们的是最标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