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关于仓公的记载说道:“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这一段说什么呢?说齐国的中大夫(官职名)得了蛀牙,仓公为他调制了苦参汤,每天用三升漱口,经过五六天,就不疼了。他的病因是睡觉时张口,吃了饭后不漱口。
仓公是谁呢?他叫淳于意,是西汉的一名医家,《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大神,在他的《金匮要略》有提到关于牙齿的内容,“小儿疳虫蚀齿方”,其处方为“雄黄、葶苈,右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砷,有毒,应该是主要用于使牙髓失活,免除疼痛。
唐代于公元659年颁行的药典《新修本草》中载:“以白锡和银薄(即银箔)及水银合成之”,制成银汞合金,用以“补牙齿缺落”,“凝硬如银”,可见我国古代的牙科治疗技术非常先进。
这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银汞合金补牙术,欧洲直到19世纪才掌握银汞合金补牙术,比我国晚了1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