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帝凭借一首《明天不上班》在《中国好歌曲》里一直杀到决赛,很受欢迎。事实上,在我看来,唱得怎么样并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关键是歌词引起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共鸣,很多人好像厌恶了按部就班似的上班,而又苦于无法与现实抗衡,只好“委曲求全”。
当我第一次知道谷歌、微软、FACEBOOK,包括国内的百度实行弹性上班制时,就对其充满了好奇心,尤其听说3M有20%的时间(相当于每周一天)完全由员工自由安排时,很是向往。相比国内很多企业执行的却是六天上班制度,当然一线生产人员,或者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样的制度或者无可厚非,但是在我看来一些职能部门六天上班制度显得毫无必要,而且绝对是弊大于利。
我们接触的很多公司职能部门都执行六天上班制。就是在一周上六天班的情况下,之于很多职能人员,很多情况下时间好像还是不够,需要没完没了的晚上加班、周天加班。而事实上,据我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如果是五天上班制,他们的工作效率反而会更高,而且毫无疑问的是工作积极性会高很多,同时也会少很多怨言,甚至招人都会变得相对容易(在我的了解中,确实有不少人将双休作为找工作的条件之一)。
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一个共同的难题是对职能部门人员的考核,因为考核的指标不能量化,常常是感性的成分居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聪明”的职场人,就很会给自己找事做,让自己看起来很忙,让老板(领导)认同ta存在的价值,而不是白拿钱。如果仔细留意,我们会发现他们最忙的时间段往往是刚上班及快要下班时,很忙。而且很多人普遍有个想法:反正晚上要加班,或者周六要上班,留到那个时间来做也来得及,于是出现的现象是周一到周五工作安排得都不紧凑,“得过且过”,而周六(心里又认为是周末)工作又心不在焉,所以,整体工作效率就会很低。
有研究显示,职能人员(知识型工作者)更希望获得自由的工作时间,弹性的工作制度,这样的“福利”常常更能够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以及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任务导向,意即不管你在哪里,只要你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把工作任务完成就可以。我发现类似的工作方式非常受年轻人喜欢。我们服务的某零售机构,他们有一批司机(负责配送货),刚开始时的管理方式大概是规定司机给哪些店配送货,然后回到办公室坐着,算是随时待命,他们发现司机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常常是正常的时间内应该完成的路线,却经常超时很长……后来换了个管理者,他的方式是:今天分给你的配送任务,你完成后,将车开回公司,你就可以直接回家了,同时,每天留一个人在办公室,以应对及时性调动,这一招下去,一方面极大的提升了司机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节省了运输成本,以前他们发现司机回程时,常常绕路,或者故意拖延时间,现在发现他们都是走最近、最快的路。
当然,并非所有的岗位都适合弹性工作制,但是周末(尤其周六)不上班,却是很值得借鉴的地方,甚至在目前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节约办公成本的有效方式。关键是我十分相信这不会对职能人员工作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会是一种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