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饕餮
如果没有三江从这里流过,如果没有盛唐那个夏天的滔天洪水,如果没有瘦骨嶙峋、仙风飘飘的海通驻足栖鸾峰 ,那么,你还会不会坐在这里,双手拂膝,足踏岷江,一脸慈祥,满目碧水。
是大佛足下的庇荫吗,正月的乐山,油菜花遍地竞相绽放。本来想着这个偏僻的巴山小城应该还是早春时节,仅有嫩芽萌动,没料到这片片黄花早已喧闹不已。出成都不远,昏昏欲睡之际,忽听太太低声欢呼,快看,油菜花。从车窗向外望去,一片又一片的油菜花团团点缀在城郭之间,小山蜿蜒,翠竹环绕,偶尔有小溪从中穿过,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一轴轴的展开,内心欢喜。太太说,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地方,真想住在这里,不再回去。一定是厌倦了城市喧嚣啊,所以才会在熙攘之中寻觅如此静谧的世外村落。
朋友说,去乐山拜谒大佛时一定要坐船,泊在岷江之上,那样可以遍瞻大佛全貌,主要是可以免去步行劳累。太太说,近佛之时,定怀虔诚之心,若不亲自走一遭,岂不是等于没来。
凌云山不是一座太高的山,海拔仅仅只有562.6米,大佛位于凌云山栖鸾峰。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因为三江洪水泛滥,毁坏农田,影响沿江百姓农耕。所以,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凿山建佛。法师没有想到的是,由他开始的工程,居然前后历经90余年才告完成。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由石块镶嵌而成;耳长6.7米,不是原岩,而是木柱;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睛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一百多人。导游指着不远处江洲上的高楼说,大家知道吗,那里的房子很贵,可是,楼顶的房却没有人敢买。为什么呢,导游自问自答,因为楼顶比大佛高,人怎么可以高过佛呢。
到达佛顶,已是中午时分。佛头上的发髻伸手可触,从耳侧望下去,高大威严,神情肃穆。等着从凌云栈道下去,站在大佛的脚下拜佛的人挤满了整个山顶。
太太,女儿和我三人随着人流排队,等待礼佛。人潮中有洋人拖家带口混迹其中,满面疲惫。太太说,中国的感染力真的很强,看看这些外国人,不说他们对弥勒佛了解多少,单看他们的面相就知道一定是在中国呆了很久了。为什么?你看他们茫然的神情,多像中国人呀。
没想到排队的时间竟然用了三个多小时,饥肠辘辘,精神萎顿。女儿买来了饼子,居然说叫做肉夹馍,我说,这样也叫肉夹馍,敢在西安卖,人家一定会撵着打他。正吃间,排在前面的几个佛学院藏族学生也买了饼子,我问,这个你们也能吃。素的素的,那学生忙不迭的解释着。
由于栈道窄而又陡峭,有的地方差不多九十度直立。所以,维持秩序的警察是按照前面前进的速度,计量放行。就在即将进入栈道的时候,排在前面的佛学院学生终于耐不住性子,翻越栅栏,扬长而去。不知道弥勒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会作何感想。也许,他会说,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在哪里,佛就在那里。因为,他就是大肚弥勒呀。从九曲凌云栈道到佛脚对于我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种陡峭简直就是礼佛路上的严峻考验。
仰头望佛,屈膝礼拜,放上一盏长明灯,也放上我们的心。此时此刻,才知道什么叫山即是佛,佛就是山。
短信给朋友,乐山的油菜花儿开了。朋友惊奇,回信说,发一张照片过来,给去年暑期去的人看看。可惜,乘坐的大巴车不解风情,无法下车获取一张春照。巴山夕阳正好,远岭含黛,烟绕野村。花儿在田野上,佛在心中。
太太说,在一座城里寻找美食,出租车司机是最好的向导。当那一锅红彤彤的美食端上来的时候,我对她的话佩服不已。
按照出租车司机提供的大致路线,夜幕下,我们找到了“老码头火锅店”。火锅店位于街道的转角处,跨街立交桥从店的二楼窗外穿过。透过窗户,里面座无虚席,玻璃和窗帷挡不住火锅的温馨。店的入口处,四个在成都少见的高个子青年正在忙碌着安排坐席。由于食客太多,门口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排队,等待叫号。
一多小时后,终于坐定。火锅是那种很大的黄铜锅,锅的四周漂浮着一层辣椒,红彤彤的汤热气腾腾。漏勺探下去一捞,足足有半锅藤椒。未吃之前,服务员可能看出来我们不是本地人,于是递给每人一件暗红花的围裙,怕我们把辣椒汤弄到衣服上。穿上围裙后,叫女儿拍照留念,看着照片中的自己,一家人大笑。几口下肚,大汗淋漓,口腔麻木,舌头完全没有了知觉。用太太的话说,就是嘴都不是自己的嘴了。
服务员发现了我的窘态,赶忙递上热毛巾。我原本以为,像我这样出生在秦地,打小就过着没有辣椒不吃饭的生活,四川的辣又会怎样。可是,我错了。四川的辣火锅是那种辣死你不偿命,而且越辣你越想吃的那种。所以,点了第一波菜吃完,又要了一些诸如虾滑之类好吃,口感细腻的东西。座位的旁边,一对白天在熊猫养殖基地碰到的老外,正起劲的享受着火锅。看到他们吃的那样认真那样津津有味,还有使用筷子的老 练程度,一定是“chinese foreigner”。这是入川后第一顿美餐,大饱而归。
想起昨天才拜过佛,今天就大快朵颐,相信佛祖不会怪罪。因为据说弥勒佛在他还是契此的时候,提布袋而乞,什么都可装,什么都可乞,无论荤素,无论好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大肚能容,定会容我等痴顽贪吃之人。我佛慈悲。
听说过“棒棒鸡”,从宽巷子走出来,右边街角有一家叫做“廖记”“棒棒鸡”。女儿一见,欢呼前往。说要给她爹买点下酒菜,只见一大碗辣椒油,里面泡着脱骨鸡爪,闻着香喷喷的。
许多吃过成都小吃的人,大多都会碰见一种叫做串串的东西,用细竹签穿着菜蔬、火腿、鱼虾、丸子、鸭肠之类的小吃。有的饭店把它当做一道菜,有的小饭馆则在桌子上放置一大盆,里面盛满辣椒油和其他汤料,一把各种内容的串串倒头栽在其中,任由顾客选取食用,数签结账。
飞机缓缓降落在夜色中的济南,灯影下,薄雾朦胧。等待下机时,太太忽然说“老码头火锅”,女儿说“还有棒棒鸡”。三人相视大笑。
2013.3.10乐山游补记